草铺横野六七里-草铺横野六七里是什么意思


传世篇章:《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之吕洞宾篇

提起吕洞宾,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这是我们儿时听闻的古老传说。

吕洞宾并非仅仅是一个传说中的神仙,其形象也在诸多影视剧中呈现,如马景涛版的《东游记》以及李宗翰主演的《剑侠》等,使得其形象更为深入人心。

在民间,有一句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指好心得不到好报。而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关于哮天犬与吕洞宾的传说故事。吕洞宾为救苍生而用法宝收服哮天犬,后因怜悯而放之,却遭其反咬一口。

尽管在神话中,吕洞宾被描绘为上仙,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唐代诗人。他的许多诗作至今仍广为流传。如那首脍炙人口的《牧童》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洞宾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他师承钟离权,是丹鼎派的祖师,被全真道尊称为“北五祖”之一。他的故事并非只存在于传说中,而是有典籍记载的。

公元7,吕洞宾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少有才名,曾进士登科,并两度出任县令。适逢乱世,他选择归隐修行,与妻子各居一洞,因此得名“洞宾”。

吕洞宾的生平事迹不仅在民间流传甚广,还得到了史书的记载。他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道家修行者。他的诗作中蕴深刻的道理,虽然有些内容可能略显直白或大胆,但都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

吕洞宾的诗作《警世》等作品至今仍被传颂,他以浅白的诗句警醒世人。尽管他的笔下有时也涉及题材的诗歌如《题广陵屏二首》,但更多地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见解。

《全唐诗》收录了吕洞宾的280多首诗作,他的诗才与道家修行经历相得益彰。而他所编著的《太乙金华宗旨》更是海外风行一时,为众多领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在民间中,吕洞宾被视为有求必应的神仙。人们相信他能够护佑学子,祈求他能带来好运和福祉。在岳阳市吕仙观等地举办的文化庙会便是为了纪念这位传奇的诗人和神仙。现存遗迹如吕祖洞、八仙桥等更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瞻仰和祈福。

吕洞宾不仅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伟大的诗人。他的故事、他的诗作以及他的影响力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

通过了解吕洞宾的生平与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才华与智慧,更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