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关雎 诗经二首关雎和蒹葭原文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我们见到了《诗经》的选篇《关雎》与《蒹葭》。这两篇作品,承载着深厚的诗学传统,故而在此略述一二,以飨广大语文教师。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堪称世界文学的瑰宝。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尽管诗歌旨趣有所,但诗文得以完整保存,见证了文学的源远流长。

关于《诗经》的篇数,《诗经》中现存三百一十一篇。其中虽有几篇无辞的“笙诗”,但《诗经》实际流传下来的诗歌仅有三百零五篇,故有“诗三百”之称。

《诗经》的流传与影响。自两周时期形成并传播以来,《诗经》在秦汉时期历经波折。汉代的“齐鲁韩毛”四家流派,虽各有特色,但都为《诗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毛诗派逐渐崛起,成为官方学说的代表。唐代及以后的《五经正义》等典籍,均以毛诗郑笺为基础进行修订。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经》选文,其经典地位不言而喻。对于《关雎》的解读,司马迁曾言其风格为“闾阎风土男女情思之作”。作为《诗经》中的要篇,《关雎》描绘了男子对女子的深情思念。而《毛诗序》则指出其主题为“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至于过度演绎的“后妃之德”,则属于后世的理解。

提及《蒹葭》,其名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道出了迷茫的情感。此情此景,不人联想到《离骚》中的执着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秦风》作为最早的西部诗歌,其开篇之作便展现出慷慨悲壮的音情。如清代牛运震在《诗志》中所言,“只两句便将秋光满纸呈现,足以媲美一篇悲秋赋。”由此可见,《秦风》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秋水”的诠释,朱熹在《诗集传》中描述了其深秋时节的景象。而清人牛运震与姚际恒等学者则从情感、意境等方面对之作了解读,认为其情感缠绵惝恍、缥缈深远。陆侃如在《诗史》中对《蒹葭》的意义提出了多元解读。

这份对《诗经》的探讨与解读,亦可见于《教育报》2019年9月23日的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