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批评说什么-批评他人的正确方法
在面对“批评”这一词汇时,大多数人的内心反应是趋于排斥的。
从幼年到成年,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批评的洗礼,那种令人感到压抑的氛围常常让人产生逃离的冲动。
在公开场合,人们会大声地责备你,使用尖刻的言辞使你认错。这种直接的批评方式往往会留下难以消解的心理阴影,让人往后对于接收任何形式的批评产生抵触。
实际上,人们并不抗拒被指出缺点,他们所反感的是那种态度。
那种过于自信和咄咄逼人的态度,常常让那些原本想要承认错误的人选择执迷不悟。
若我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批评,便可以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
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批评至关重要。
曾国藩曾言:“规过于私室,扬善于公庭。”意在私下劝说对方的过错,而非在公众场合宣扬。当我们需要批评他人时,应选择无外人在场的环境,仅与你和他同在。
若无法满足这样的条件,则应尽量降低音量,细声细语,以免旁人耳闻。
顾及他人的自尊心,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需要注意在批评时的措辞和态度。
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就像手动“刮胡子”前先涂上润滑泡沫以避免疼痛。批评时,我们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再指出其不足。
不扩大批评范围:只对当前错误发表观点,避免提及过去的错误。
点到为止:不要喋喋不休地指责,错误不放会剥夺对方改正的机会。
鼓励对方发表意见:避免单方面地指责和找茬。
提供建议:批评的目的不是逞口舌之快或他人,而是希望对方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给出建议能让人觉得你是真心为他好。
完成批评后要有“收尾”工作。
其实,“批评”本身并不令人畏惧,人们担心的是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受损。为了消除对方的顾虑和担忧,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话语来结束批评。
例如:“你一直表现很好,这次只是疏忽了。但没关系,及时改正就好。你在我心中一直很优秀,相信你以后会越来越好。”
永远不要用威胁的言辞去震慑对方。例如:“你再这样下去后果自负!”这种话只会产生反效果。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对方成长。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避免批评。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们即便知道自己错了,但如果被人用指责的口气指出来,还是会矢口抵赖。”
希望你在批评他人时,能够遵循这些建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