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啥意思-网络语萌萌是什么意思
揭秘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浪潮
据说,当萌妹子以特有的方式吟诵唐诗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给人一种别样的可爱感觉,这不就是现在网络上盛行的“萌萌哒”风格吗?
没错,“萌萌哒”无疑是今年网络热词的代表之一,登上了媒体总结的2014年网络流行语榜单。这份榜单上的其他流行语包括:“且行且珍惜”;“你家里人知道吗?”;“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醉了”;“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买买买”;“现在问题来了”;以及“有钱,就是任性”。
早在“萌萌哒”流行之前,网络上就已经刮起了一阵“卖萌”的。与其它网络热词短暂火爆不同,“卖萌”之风持续不衰,从形容可爱的喵星人汪星人,到可爱的小朋友和年轻女性,甚至扩展到男性,年龄层次也日益丰富,还衍生出了“呆萌、傻萌、蠢萌”等多种形式,甚至出现了“萌汉”这样的新奇概念。
随着“卖萌”文化的盛行,“萌萌哒”的表情和语言成为了提升网络人气的必备元素。为了满足各种“卖萌”需求,相关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卡通手机壳、颜文字输入法、表画以及大火的“脸萌”应用等。
那么,为什么给自己打上“萌”的标签会如此受欢迎呢?是不是在强调一种天真、可爱、不世故、活泼的形象,将自己的年龄以某种方式“低龄化”呢?这背后反映了一种怎样的价值观隐喻?
我们的表达方式反映了我们的思想。就像尼尔•波兹曼(Nell Postman)对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著名警句“媒介即信息”所做的诠释一样,他认为媒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的是,“萌萌哒”语言风格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是否意味着:过去那种强调资历/经验的价值观已经逐渐被新的价值观所取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卖萌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时间上的重合并非巧合。过去,经验被视为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期,年龄往往等同于阅历和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经济崛起,对“年轻”的追求和崇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在传统社会中,年龄和经验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地位象征。但随着信息的推动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个性、活力和创造力越来越与年轻联系在一起。如今的企业家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着装方式,他们穿着更加随性的服装,即使过了青春期也依然保持着一种年轻的态度。
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老一套已经不再适用!”经验的价值在下降,年纪大不再是智慧的象征。相反,“年轻”成为了拥抱互联网经济、追求创新和活力的代名词。在这个时代,“卖萌”和追求年轻化的态度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在这个崇尚年轻化和活力的时代里,“卖萌”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可爱的方式那么简单。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个性、活力和创造力的追求与崇拜。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萌萌哒”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的体现。
“萌萌哒”的流行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它代表了现代社会对年轻化、活力和个性的追求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