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好处及最佳时间-五十岁每天跳绳多少下合适


如同众多挑战的共性,坚持某事总是充满挑战。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讨完成这件事后将会有哪些转变。

波比跳,并不容易。一次完成50个波比跳,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30天的挑战中,我体验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可能超过实际完成的耗时。借口如潮水般涌来:天气太热、身体太累、感到痛苦、事务繁忙、饥饿或饱腹感等。每当我完成第一组10个动作后,我就明白,距离达成目标仅剩短暂的几步之遥。

我开始懂得,无需寻找任何理由推脱,无需许下未来的承诺。只需将发丝向后梳理,立即起身去执行。在接受挑战后的最初几天,我们常常会感到犹豫不决,但一旦度过了最初的艰难,它便变得越来越容易。连续的11天里,我感受到无可抵挡的动力。即使是在露营归来、驾车七小时后,我曾想过跳过一天。当我打破这11天的动力时,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更为强大。

我曾参与过马拉松,完成过多项铁人三项,还每周教授两次Megaformer课程。在这次挑战之前,波比跳总是HIIT课程的一部分。它们针对我的每一块肌肉进行训练,使我的心率达到极限。第一周结束时,我全身酸痛不已。即使在挑战的第30天,我每次依然汗流浃背。

在每次任务开始前进行俯卧撑的感觉真是手臂酸楚难当。但是完成50个俯卧撑的意义重大,更何况当它们与其他动作结合在一起时。初期的日子里,我的手臂疼痛无比(我甚至希望我的新兵训练营教练没有读到这篇文章),疼痛持续到第二周。然而到了第30天,我的手臂明显更加健硕。

尽管我的计划或许并不完美,但在重复了1500次之后,我掌握了两个技巧,使动作更加标准流畅。第一个技巧是避免在回到板状姿势时锁定肘部,保持手臂完全接合。第二个技巧是在下蹲推力动作中真正使用腹肌,这不仅保护了下背部,还使整个动作更加有力且可控。

虽然50听起来是个大数字,但当我向自己计时时,我认为用时绝不会超过8分钟。我总是将其分为五组,每组10个。意识到即使在最慢、最没有动力的日子里我也能轻松在10分钟内完成它时,我的内心更加坦然。“八分钟后就会结束”这句话成为了我与拖延时的心理支持。

朋友朱莉鼓励我参与这次挑战,而我拉上跑步搭档加入我们。我们之间又吸引了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我们在Instagram上分享每日的延时视频记录我们的波比故事。虽然我有过想偷懒的时候,但我知道面对DM收件箱的后果是惨重的。我也利用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感,与瑜伽课或短跑后的伙伴约定“打嗝约会”,让他们知道我会在锻炼后打50个嗝(通常也会说服他们与我一起完成部分或全部动作)。

连续30天每天完成50个波比跳比我想象中的更具挑战也更容易——我每天都能如此快速地完成令我惊叹不已的全身锻炼竟然如此高效有趣!我更惊喜地发现这一挑战过程中的精神训练同样宝贵——我所投入的恐惧、对落后的自我惩罚以及如何通过挑战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与实际锻炼一样重要。这种挑战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将收获什么。这一次是破碎的手臂与对健康生活的重新认识。未来我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尚不可知但我知道我必将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