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是什么季节-草长莺飞是早春还是暮春
春风,青草茵茵
【名称】春日景致——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释义】此词形象描绘了春天时草生长、莺鸟飞翔的景象,展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风光。
【出处】源于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文中描述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示例】在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此词作为描述自然美景的例子,写道:“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语法】该词为联合式结构,可作定语或分句,常用于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义词】春意盎然、花香鸟语
【反义词】寒冬萧瑟
村中生活 清·高鼎所作
二月天时草长莺飞,
杨柳垂丝轻拂堤岸,春风沉醉。
儿童早早散学归来,
趁着东风放飞彩色的纸鸢。
注释详解
村中景致:指的是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美好景象。
杨柳垂丝:杨柳的枝条长而垂下,像丝带一样摇曳生姿。
春风沉醉:春风和煦,让人感到如同醉了一般陶醉。
散学:指学子们结束学习,放学回家。
纸鸢:一种纸做的像老鹰的风筝,是古代儿童喜爱的玩具。
诗意解读
农历二月,青草逐渐茂盛,莺鸟欢快地飞翔。杨柳的枝条轻拂堤岸,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气息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放学回家,迫不及待地趁着和煦的东风放飞风筝。
作品赏析
村中生活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孩子们在芳草地上放风筝的生动画面。诗人高鼎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景象,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整首诗充满了生活和春天的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春日景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