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滴滴一个月能赚多少-自己的车可以跑什么网约车


随着时代进步,网约车电动化的浪潮正在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

无论是滴滴、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电动车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网约车市场的主导力量。与此新能源电动车品牌也在公众视野中崭露头角,凭借其出色的宣传与卓越性能赢得了不少好评。

如今,新入行的车友们在选择时,大部分更倾向于电车,使其成为网约车中的主流选择。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不少车友开始考虑将燃油车换成电动车。

对于这一转变是否能带济上的收益,他们心中却存有疑虑。事实上,多数以电车从事网约车的司机,起初的目标往往是全职跑车甚至长期从事这一行业。但现实往往不同于理想,很多司机在坚持了短暂的时间后选择退出或转行。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电车在网约车领域的经济效应,我们不妨进行一番细致的账目计算。

一、三年期账目分析

以一辆价格为13万的新能源网约车为例,若每月行驶里程达到1万公里,三年则累计为36万公里。

关于成本方面:车辆原价13万,加上三年的保险费用及其他杂费,总计约23万左右。

保养、轮胎更换以及电力消耗和电池损耗等费用计算在内,三年内总成本约为26万左右。

收入方面:假设三年的计费里程达到30万公里,每公里计费1.5元,总收入则为45万。

扣除成本后,预计三年内可获得近19万的净收入,平均每年约6万,月收入大约在5500元左右。

二、长期账目分析(以60万公里为例)

若每月行驶里程仍为1万公里,则可预计行驶五年达到60万公里。

长期成本包括车辆折旧、保险费用、保养费用、充电及电池维护等费用在内,五年内总成本约为34万左右。

假设五年的计费里程达到50万公里,每公里计费仍为1.5元,总收入则为75万左右。

扣除成本后,预计长期下来每月可获得约7000元的收入。

总体来看,使用新能源车从事网约车工作,虽然不能让富大贵,但也能保证一定的收入。若仔细考虑司机们的工作量及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健康代价等因素,或许会发现这份工作背后的辛酸。

司机们付出的时间成本非常高昂。在一二线城市,司机们需每日长时间工作以维持流水目标;而在三四线城市或更偏远地区,情况可能更为艰难。

电车电池的续航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的续航能力会逐渐下降,可能需要频繁充电。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对司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司机因久坐、饮食不规律、憋尿等问题而面临各种健康挑战。还需应对平台与乘客之间的各种压力与挑战。

即便是电动车在运价走低的今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燃油车的运营成本则更是高昂。在当前的运价环境下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