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的遗产-苏杰的遗产怎么领任务
嘉内丽所著的《字冲刻制工艺图解》(资料图/图)
《字冲刻制工艺》中的插图(资料图/图)
长久以来,字冲刻制技艺往往在刻工家族中代代相传,父传子,子传孙。嘉内丽据说是第一位女刻工,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西洋刻工之一。
2019年9月17日,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举办了“汉字活字的古今东西”国际学术工作坊。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活字印刷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交流讨论。其中,法国印刷局的字冲刻工嘉内丽女士的分享令人耳目一新。活动结束后,又安排了并请到了来自法国的专家至复旦古籍所。嘉内丽对她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者受益匪浅。
9月16日上午,当嘉内丽与来自巴黎第七大学的西蒙教授抵达复旦时,我于燕园宾馆迎接。在闲聊中等待与其他专家一同共进午餐。尽管嘉内丽的语言主要以法语为主,但我们仍尽力沟通,通过西蒙教授的翻译,我们对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嘉内丽已年过六十,但气质优雅。她曾翻译过一本关于西方活字印本考证鉴定的书籍《分析书志学纲要》。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了大量的西方活字印本知识,为她对西洋活字印刷技术有了较深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某次活动间隙,嘉内丽展示了她新作《字冲刻制工艺图解》。这本书由她与学生合作撰写,书中的插图均为学生所绘。原版为法文,但在中展示的是英文版。
在另一场合,我提及了知识的两种形态:一种是可以言传的(articulateKnowledge),如历史年表;另一种则是难以言喻的(tacitknowledge),如字冲刻制的技艺。字冲刻制的情形恰似此例,虽难言喻但至关重要,故而需要图解。
由于《分析书志学纲要》未涉及字冲刻制的详细内容,我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并不深入。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字冲”这个词都感到陌生。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一位研究生甚至询问了“字冲”一词的准确写法。
那么何为字冲?为何称其为字冲?金属活字的制作过程中,字模(matrix)为阴模,通常由铜制成;而字冲则指阳模,用钢制成。因此“冲”是对西文punch的直译。
不仅在,即使在日本也存在着对字冲认知的误区。在某本关于东西方图书史的书中,关于印刷术的部分插图误将字冲标为“莫克森(Moxon)的活字”,这显然是错误的。
西洋的字冲刻工与传统雕版印刷的刻工有所不同。以木版雕刻为主,而金属活字的制作则较为复杂。嘉内丽作为一位资深的西洋字冲刻工,她的工作是复制法国印刷局收藏的文物级字冲,致力于保护这一即将失传的技艺。
为了更好地介绍她的工作,嘉内丽带来了刻制字冲的主要工具以及实物展示。她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传统的灯烟将字体设计稿或文物字形印到钢条上,再使用刻刀和锉刀进行精细雕刻。
一位优雅的女性与坚硬的钢材之间的操作极具张力。这门技艺的独特魅力与诗情画意交织在一起。而嘉内丽的一首诗《gy或者一个字冲刻工的魔法之旅》,更是令人陶醉。
嘉内丽在雕刻中提到的双连字符“gy”,不仅是她工作的产物,更是她匠心独运的体现。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极度精准和高效。工具们仿佛穿越时间的雾霭,感知自己的使命。在刻工的巧手下,字形如魔法般跃然纸上。
最终,当字形被完美地印在纸上并与大师的设计相吻合时,“gy”便诞生了。这不仅是嘉内丽的杰作也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扬。
苏杰 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