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什么什么成语-四字成语超凡后面是什么
在唐朝的805年,一个特殊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缓缓展开。那时,柳宗元,一位脍炙人口的文学家,被调任至永州担任司马一职。在这期间,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年轻人的信,这位年轻人名叫韦中立,是潭州刺史韦彪的孙子,信中表达了他渴望成为柳宗元学生的愿望。
柳宗元读信后深感感动,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在这封信中,他写道:“现今,由于种种原因,拜师求学的风气已不如从前。教导学生、传授学问的人常常会遭受无端的指责,甚至被人们称为‘狂人’(这里暗指韩愈)。实际上,社会上这类少见多怪的事情屡见不鲜。”
柳宗元还以自然现象作比,提及自己曾经的经历:“永州这座城市从未下过雪,然而我任职的第二年大雪纷飞。当地的狗看到雪景后狂叫不已,直到雪化才停止。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了,有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接着,他以古代的成年礼为例,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这是极为重要的仪式。但数百年来,这种仪式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有个叫孙昌胤的青年行了冠礼,却遭遇了同事们的冷嘲热讽。这正如同当今社会中,有人提到拜师求学就被人认为奇怪一样。问题不在行冠礼或求学本身,而在于那些无知的嘲笑者。”
之后,柳宗元将话题转回韦中立身上:“在如今的社会风气下,你仍然坚持拜师求学,这让我深感欣慰。我想与你分享我写文章的体会。我曾以为文辞华美就是好文章,但后来我明白文章的核心是表达思想、阐述道理。从此以后,我不再只追求形式美。”
每当柳宗元开始写作时,他都会严肃对待,“不敢以轻心掉之”,这是他文章创作的标准。他追求文章如《尚书》般朴实、《诗经》般永恒、《礼记》般合理、《春秋》般是非分明、《易经》般变化无穷。
韦中立在柳宗元的指导下,写作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后来他顺利了进士。成语“掉以轻心”正是由柳宗元的话“故吾每为文章”演变而来,意指对事情采取漫不经心、轻率的态度。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蕴柳宗元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求解驿站】“掉以轻心”意指对事情抱有轻视、漫不经心的态度。这里的“掉”即随意的意思,“轻心”则指对事情的不重视。
【活学活用】即使身为一代语言大师,他在写作时也从不草率从事、轻视文字。每一个字词都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
【妙语点拨】柳宗元借助“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例子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露了士大夫阶层对勇为人师者的。他用类比手法讽刺了无知的士大夫之族,并赞扬了韦中立不受流弊束缚、勇于求学的精神。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柳宗元尚且如此严谨对待创作,我们更应如此。
【近义词】视同儿戏、等闲视之
【反义词】全力以赴、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