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s屏幕尺寸-苹果6plus


在往昔的日子里,市场上曾经有消息传闻,苹果公司将会更新其“过时和停产产品”的名单。按照苹果的惯例,被列入这个名单的设备,就意味着被官方正式“淘汰”,而只有那些被列为“过时”的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有限的配件支持。

近期,根据苹果的最新信息显示,iPhone 6 Plus和iPad 4已经被纳入了过时和停产产品的名单之中。其中,iPhone 6 Plus被界定为过时产品,而iPad 4则被归为停产产品。苹果对此的解释是,那些已经停止供货且已有5至7年历史的机型被视为过时产品,而那些停产年限超过7年的产品则被归为停产产品。

在苹果的产品历程中,iPhone 6 Plus的登场正式开启了iPhone的大屏时代。由于一些“硬伤”的存在,它难以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钉子户”级机型。让我们一同回顾iPhone 6 Plus的过去。

对于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变迁,乔布斯曾有自己的见解,他偏爱3.5英寸的屏幕尺寸,认为这是手机屏幕的“黄金尺寸”。这也使得苹果在乔布斯逝世后的几年里,并未急于提升手机屏幕尺寸,仍以“小屏”手机为主打。随着三星Galaxy S/Note系列的影响,智能手机开始朝着大屏化方向发展。

2014年9月,苹果推出了iPhone 6/6 Plus,将屏幕尺寸提升至4.7英寸和5.5英寸。这一举动仿佛在向市场宣告:“我们也能做出大屏手机!”大屏幕的iPhone 6系列极大刺激了消费者的换机需求,销量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其销量超过2.2亿台,成为历代iPhone中的销量冠军。

与iPhone 6相比,iPhone 6 Plus在当时更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屏手机。同时期许多主流安卓手机的屏幕都在向5英寸及以上发展。更大的机身不仅为电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还使得iPhone 6 Plus的电池容量有了显著提升,比标准版多了约37.9%。这一改变有助于改变用户对iPhone续航能力差的印象。

尽管iPhone 6 Plus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内在的“硬伤”也影响了其发展上限。这或许是其比iPhone 6更早进入苹果过时和停产产品名单的重要原因。这里的“硬伤”主要指的是iPhone 6系列搭载的苹果A8芯片在性能上虽有所提升,但仍难以满足该系列对性能的需求。

以iOS系统升级为例,随着系统版本的更新和迭代,对设备硬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无疑增加了SoC的运算压力并挤占了有限的运行内存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用户在升级系统后会出现卡顿等问题。苹果在后续的产品中也在不断努力提升硬件性能以匹配软件需求。

尽管iPhone 6 Plus因其大屏而受到市场欢迎,但其搭载的高分辨率屏幕也给硬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也可能是其相较于其他机型更容易遇到性能瓶颈的原因之一。

那么,对于iPhone 6s系列以及其他旧款机型来说,它们何时会被列入过时和停产产品的名单呢?这并非只取决于停售的时间,还与产品的硬件性能以及苹果的市场布局有关。从过去的情况来看,一些旧款机型在市场上仍有一定价值,可以延续数年的生命周期。

对于iPhone 6s系列的用户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的升级问题。有消息指出,iPhone 6s系列可能将无缘iOS 16的升级,这意味着其已经被纳入了被淘汰的名单中。不同软件对iOS版本的底层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也使得旧款机型的软件适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