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进步的话语-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影响


育儿之道,关键在于赞赏与引导——谷田雅春之见。

往昔的年代,老辈人的教育方式常常是“之下出孝子”,孩子的行为常受责备。然当今世代,我们崇尚科学育儿,注重孩子的独特个性,并擅长于发掘他们的优点。

一项实证研究告诉我们:当孩子们被认定为某一班级的优秀学生,并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赞美,他们的学业表现往往会越来越出色。这充分证明了赞美对于孩子的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赞美并非随意之举,它需要适时、适量,且恰如其分。那么,如何赞美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呢?

部分父母喜欢用“你真棒”来表扬孩子,无论孩子完成何种小事。虽然这种赞美有一定的鼓励作用,但它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没有针对孩子的特定行为。这使孩子难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另有些父母常夸孩子“你真聪明”。聪明是孩子无法掌握的,过多地强调聪明可能会使孩子误以为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聪明,而忽视后天的努力。若遇到挫折,如考试不佳或搭建积木失败,他们可能会因此自我怀疑,甚至放弃努力。

有些父母在表扬孩子时情绪不稳定。比如孩子画画时,父母的心情好时可能大加赞赏,心情不佳时可能责备孩子添麻烦。这种不稳定的表扬方式会使孩子的标准产生混乱,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怎样的表扬方式才是可取的呢?需遵循两大原则:

原则一:持续稳定的表扬。孩子的成长非一蹴而就,一两次的表扬虽能让孩子开心,但往往难以形成持久的效果。若父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持续表扬,便能强化效果,使孩子更加努力向上。

原则二:表体行为。而非空洞地夸赞,应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表扬。如当孩子自己穿衣服时,无论速度或整齐度如何,都应肯定他们的进步。表扬时应带有感彩,可以孩子的头或给他们一个拥抱,以增强效果。

在表扬的时机上,应把握即时表扬的原则。当看到孩子有好的行为或变化时,应立即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孩子才能明白为何得到表扬,被表扬的行为也能得到强化。

除了上述原则外,我们还总结了五种实用的花式夸赞方法供父母们参考:事后夸而非事前夸、用具体行动代替敷衍、用相信代替羞辱等。这些方法旨在让父母们更准确地表达对孩子的赞美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