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的意思-什么叫范畴
层次范畴,实为并存范畴之深化体现。层次,亦为一种并存,但非普通之并存,而是深浅之共存。黑格尔观之,现象与本质始有深浅之分,此即层次之要义。则言:“规律与本质,为人们对现象、世界等认识深化之同类概念,亦可说系同等程度之概念。”今将细说两组层次范畴之事理。
首先论及现象与本质这一对范畴。黑格尔于《本质论》中详述此对关系。该论分为三部分:初述本质自身,次述现象,终述本质自身与现象之统一。实质上,黑格尔自《存在论》入《本质论》,即由现象探求本质,存在即现象之体现。但黑格尔认为,欲明现象,必与本质结合而述之。
于《本质论》中,现象一词得以正式出现。亦常论及此,赞誉黑格尔之逻辑学由现象入本质如“清风之拂面”。此过渡符合人类认知过程。尤其于特定章节中,详谈了概念(认知)在存在中(直接现象中)揭露本质(如因果律、同一性、差异性等)之事理。
那么,《存在论》与《本质论》之差异何在?黑格尔认为,《存在论》中之概念为直接性概念,而《本质论》中之概念为间接性概念。亦可如此表述:《本质论》中概念分层次,而《存在论》中概念尚处一线。进入《本质论》,吾人之认知非止步于一线,而是向纵深发展。
黑格尔称《本质论》之范畴为间接性范畴,或反思范畴。反思即间接性之意,即互为中介或相互依存。反思范畴多为相互依存之范畴,成对出现,对立统一。黑格尔于《本质论》中举众多反思范畴,实则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现象与本质之关系。《本质论》三大部首述本质自身,次述现象,终述现实。其中,本质自身又称一般本质,为本质之初阶,即本质以自身表现,然其未现于外。
黑格尔于《本质论》中以不同范畴反复论述由现象至本质之过程。重视黑格尔在此透露之辩思想,作多处摘录与评语。不论黑格尔之体系,将之摘录与评语整合为数问进行介绍。
何谓假象?假象为本质之最表面、最不实在之表现。黑格尔认为,本质源于存在,与存在相对立。相对于本质而言,存在成非本质之物。然此非本质之物之所以存在,乃因本质。它依存于本质,却不表现本质。或者说,它是本质之最粗浅之表现,是无本质之本质之表现,未表现之本质之表现,此即本质之映现,亦即假象。
故假象乃相对于本质而言之无本质之存在。黑格尔认为假象有两环节:一为虚无性,但此虚无性又为固存性;一为存在性,但此存在性又为环节。换言之,即自在之否定性及反思之直接性。此两环节构成假象之环节,亦即本质自身之环节。
尽管黑格尔之言辞颇为晦涩,然其核心意涵可归结为假象之两特性:虚无性与存在性。谓其虚无性,即未表现本质;谓其存在性,即其为本质之表现。但黑格尔之表述略显冗余。“一为虚无性”,但又恐不全面,随即加之“它又是固存性”,“固存性”即存在之意。“一为存在”,意即其为本质之表现,但“它又是环节”,意指其尚有另一环节。后述“自在的否定性”即讲其虚无性,“反思的直接性”应加一“被”字,即为“被反思的直接性”,意指其依存于本质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