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诗-《村居》贺知章
儿童节至,让我们一同探讨那些描绘儿童之美的古诗词吧。
今日,我为大家献上四首脍炙人口的儿童题材古诗词,揭示出成年人眼中的儿童形象,令人千年后仍为之惊叹!
第一首:
《闲居初夏午睡起》:酸甜的梅子令人垂涎欲滴,窗纱外,碧绿的芭蕉静静地舒展。午睡醒来,我无意间看到儿童在嬉戏捉柳花。
此诗的妙处在于杨万里以“儿童捉柳花”的场景衬托出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心境。儿童无拘无束,捉柳花虽无意义,却乐在其中。而杨万里以“闲看”二字,道出了他对此景的深深喜爱。
为何杨万里如此关注儿童的这一行为呢?因为儿童的行为源于天性,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对于身为成年人的杨万里来说,这或许是他内心深处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与艳羡。
第二首:
《回乡偶书》:离开家乡多年后重回故土,乡音未变但鬓发已斑白。儿童见了我却不认识,好奇地询问我来自何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纯真无邪,仿佛可以看见一群孩子蹦跳着跑来,用稚嫩的声音询问着眼前这个陌生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世界,以毫无心机的心态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第三首:
《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旁,溪水潺潺流过,青草茂盛。听到吴地口音相互调笑,一位白发老人与他的家人过着宁静的生活。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编织鸡笼,而最小的儿子却调皮地躺在溪边剥食莲蓬。
词中描绘了辛弃疾家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最小的儿子却仍然保持着儿童的可爱模样。一个“卧”字生动地描绘出小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模样。
第四首:
《村居》:二月天里草长莺飞,杨柳拂堤令人陶醉春光中。儿童放学后早早归来,趁着东风放飞纸鸢。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的场景,简洁明快,却韵味深长。它既展现了儿童迅捷的动作和活泼的天性,也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和乡村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