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为什么有白有黄-黄蚕茧和白蚕茧有什么区别


蚕丝之秘蕴藏了十八种对健康有益的氨基酸,被誉为“的第二层皮肤”,空心的结构使其保暖性能极佳,民间有着“一斤丝三斤棉”的赞誉。

蚕丝被,作为被中珍品,其中包含了哪些专业术语?这些术语背后有何深意?又该如何鉴别真假以及优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蚕丝被的奥秘。

蚕丝被相关术语解析

1. 桑蚕丝被与柞蚕丝被

市场上常见的蚕丝被主要是桑蚕丝被和柞蚕丝被。桑蚕丝,源于精心呵护的家蚕,其丝质洁白细腻,制成的蚕丝被誉为上品;而柞蚕丝,源于山间放养的野蚕,虽颜色微黄,但也有其独特价值。

2. 纯蚕丝被与混合蚕丝被

根据标准GB/T 24252—2009《蚕丝被》,蚕丝被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纯蚕丝被,即填充物中蚕丝含量达100%,而混合蚕丝被的蚕丝含量则有所减少,但仍然达到一定的标准。

3. 双宫蚕丝被与绗缝蚕丝被

双宫茧制作的蚕丝被因弹性好、蓬松度高而备受青睐。而绗缝蚕丝被则是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次茧或绢丝下脚料制成。

4. 手工蚕丝被与机制蚕丝被

手工蚕丝被靠人工兜制,因全是双宫茧,品质相对较高;而机制蚕丝被则靠机器生产,其优点是加工快、产量大、成本低。如今品牌店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多采用机制桑蚕丝。

蚕丝被的品质鉴定要点

1. 丝绵长度测试

优质蚕丝被的丝绵纵横分布成网状,不易位移变形,而劣质蚕丝则易成团。在标准中,丝的长度越长,品质越佳。

2. 纤维成分的检测

为防止产家降低生产成本而掺杂其他纤维,可通过燃烧检测和显微镜检测等方法判断纤维成分。

3. 其他检测项目

包括含丝量检测、含杂率检测、荧光增白剂检测以及填充物均匀程度测试等,这些检测都是为了确保蚕丝被的品质和消费者的权益。

蚕丝被的保养之道

  • 新购的蚕丝被需适度晾晒以去除天然蚕茧的味道,但避免烈日长时间暴晒。
  • 定期翻转和拍打以保持干爽和蓬松。
  • 不可水洗,需分离被套清洗。
  • 存放前需排除湿气,不可使用压缩袋收藏。
  • 多年后,可至专业机构翻新以恢复其蓬松度。

通过今天的探讨,相信您对蚕丝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选购时多加留意,享受高品质的睡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