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不安的意思-烦躁不安是什么意思
第五十七课 轻根之理
轻与重,如同根与叶的关系。重为轻之根本,静为躁之主导。故而,圣人们虽日理万机,然其行常不离稳重之基。即便身处繁华荣光之中,亦能保持超然之心境。对于万乘之主而言,以身为轻则失天下之重。轻视根本则失其本真,躁动过度则失其君主之位。
于个人而言,君即是自身之本性。若心躁不已,则本性易失,心神难宁。本性如影随形,深藏于身躯之内。故而,吾辈当注重身心健康,生活自律,以养身健体。减少外界之纷扰,使身轻如燕,心安如水。反之,若沉溺于名利之争,无法抵挡外界之诱惑,则身心俱疲,躁动不安。
史册记载,如健靖媛般的人物,深谙此道。
引经据典,《道德经》有言:怕吃苦则无法修德。真正的圣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均能保持稳重之态,不惧艰辛,行走世间。非真正的圣者,常以修得之姿示人,驾车马以显威风,怕吃苦而远离艰辛之路。
此中提及的“圣人”,非真圣人也。彼等喜炫耀、贪图名誉、重排场、怕吃苦,背离了老子所倡导的三宝之道。正如第六十课所述,“夸耀盗贼非道也”,追求虚浮之名利非修德之行。真正的者当彻底摒弃此等心态。
真正的圣人是质朴无华的,他们从不怕吃苦,与民同甘共苦,无高架子可摆,不重名利,无个人欲望与追求,全心全意为服务。此为圣人之境界,亦是我们修德者所应效仿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