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罗隐古诗-《蜂》的古诗带拼音
春对夏,秋对冬。季节,光阴似箭,犹如暮鼓对晨钟。
【注释】:四季更迭,正如一年四季的更替,时光荏苒。暮鼓晨钟,本是佛教用语,用以比喻觉悟的言论或力量,能警醒世人。其出处及寓意,深含佛法之。
观山对赏水,绿竹对苍松。寻觅自然的乐趣,多在山水之间;而高洁之士的象征,常在绿竹与苍松之间流转。
【注释】:观山赏水,是人们与自然相融的方式;绿竹苍松,则以其长青不老的特性,成为人们歌颂君子高洁品格的常见之物。
冯妇虎、叶公龙,舞蹈的蝴蝶与鸣叫的蛩虫相互呼应。
【注释】:此两组对比之中,既蕴典故之趣,又以动物的特性比喻人们的性格。如冯妇与虎的关系,以及叶公与龙的相对。
衔泥双紫燕,采蜜几黄蜂。生物之勤勉与生息。
【注释】:紫燕黄蜂,皆为勤劳之象征。燕子筑巢,蜜蜂采蜜,皆为生活所需而劳作。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色寒外雁雍雍。季节变换,鸟鸣相应。
【注释】:春日莺歌、秋日雁鸣,皆为季节变换的标志性声音。恰恰、雍雍,形容鸟鸣之声和谐悦耳。
秦岭云横雨巫山,八千远路云雾遮;十二危峰巫山雨洗。描绘地理风貌与自然景色。
【解释】:秦岭与巫山的地貌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壮阔之美。云横雨洗,更显山之高峻;远路危峰,皆为自然之造化。
上平十五韵,乃声律启蒙之基础。从单字对到多字对,皆需平仄相谐,方显韵律之美。
平仄是诗词的韵律基础。平声轻柔舒缓,仄声则曲折多变。在诗词中运用得当,可以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
普通话中,四声亦可归为平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了解平仄的运用,对于诗词创作及欣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诗词,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在于体会其中的韵律之美、自然之趣及人生之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