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化三清是哪三位-盘古一气化三清由来
在探索文化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概念——“三清”。
那么,“三清”究竟是什么呢?
在道观的正殿中,通常会摆放三座造像,这三座造像便是“三清”的神仙。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以及道德天尊。
“三清”之名源于三位神仙所处的“上清”、“玉清”与“太清”三层仙境。体系中,“三清”被尊为最高层次的存在,代表了的至高无上的神祇。“三清天”即为此意。虽然三位神仙是经过“一气化三清”的过程出现,但他们在地位上却有微妙的差异。
在道观中,元始天尊的造像通常位于神坛的正,显示其尊贵的地位。而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则分列左右,这种布局体现了对于世界形成过程的独特理解。
“三清”手中的法宝,更是蕴含深意。
元始天尊手中的法宝是一枚蕴含混沌之力的灵珠。这灵珠象征着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也被视为物理学中的“奇点”。元始天尊代表万物伊始的状态,象征着时间的起点和万物演变的开始。
灵宝天尊则手持名为“碧玉瑶光如意”的玉如意。此如意原为五老上帝中黄老所持,后被用来表示玉帝的玄妙之德相。在我看来,这如意更代表着天下所有的道子,心如赤婴,方能诸事如意,任运逍遥。
道德天尊则手持一柄镶嵌有阴阳镜的扇子。这阴阳镜象征着天地形成的基础——阴阳二气。此时的世界仅有天地,万物尚未演化出来。
为何会构拟出“三清”的形象,并将其设定为造物主呢?从道书的记载来看,这是为了用三位神仙来代表世界形成的过程。虽然“三清”在中的地位等同于其他中的造物主,但其本质却有着独特的科学解释。在创立的年代,由于科学名词的局限,先辈们只能以虚构的三清来解释万物的源头。
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家哲学是的基础,《道德经》中的“道”是所有开端和终结的根源。而前面提到的“三清”,便是“道”的具象化表现。“三清”以“道”为法则,创造了世间万物。
在中,有一种境界被称为“真人”。真人即是掌握“道”之真髓的人,拥有超凡脱俗的潜质。在《封神演义》等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拥有开山裂石、翻江倒海法力的真人。
关于修行的目的,史料显示,许多皇帝是希望长生不死或炼金而。认为的本质在于与自然相结合,融为一体。超脱生死只是一种境界,而非追求的目标。
从修行的境界来看,与其他有所不同。大多数西方追求死后进入,而所追求的是与天地并存的无上境界。
生活于现代的我们应以科学的心态看待。若沉溺于怪力乱神之辞,恐怕会偏离的初衷,陷入“”。
参考资料:《历代神仙通鉴》、《封神演义》、《淮南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