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哲学一词的来源


一位知名思想家曾言:“对于思想家而言,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被问及哲学的本质。”

关于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千百种哲学流派都以自己的观念为哲学,但这并不妨碍哲学拥有共通之点。在最广泛的层面上,哲学可被视为一般原则、方法和基本思想的同义词。无论是父亲教子处世之道,足球教练的攻防策略,还是社交场合中的种种规则,似乎每一种智慧体系都蕴某种。

世界各的传统文化中均富含深刻的哲学内涵。这些深邃的哲学内容从文化的多元成分中被提炼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古希腊人的独献。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源于“爱”与“智慧”的组合,表明其原始意义即为“追求智慧”。在古代,“哲”字代表着聪明与智慧,并被用来指代那些智慧超群的人。

在古希腊,哲学被视为知识的总和,涵盖了大宇宙到小宇宙的所有领域。历史上许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正是体现了这种广泛的哲学观。比如亚里斯多德,他涉猎当时所有的学问领域,展现了其博大的学识。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哲学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哲学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国王李尔王,分封领土后变得一无所有。尽管有些哲学家提出哲学是“科学之母”,但也有现代思想家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例如,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提出,对于无法形容的事物,我们应该选择沉默。

与维特根斯坦不同,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哲学位于与科学之间。他觉得哲学思考的是那些目前科学无法确定的事物,但又不愿将这些问题交给来解决。哲学在人的理性思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探究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整体看法。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它关注的是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比如,知道水的化学成分和沸点变化是科学的事情,而探索水的象征意义、生命的循环以及一分为二的宇宙原理则是哲学的思考。

简而言之,哲学是一门探索智慧、真理和世界观的学科。它既包含各文化的智慧结晶,也涵盖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哲学都是人类思考的重要领域。

不论是孔子的沉思、老子的悟性,还是亚里斯多德的博学、朱熹的洞察,都是哲学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而哲学的真谛,就在这些智慧的思考与探索之中。

我们应该珍视并继续探索哲学的奥秘,因为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智慧与思考,更关乎我们对这个世界和生活的理解与认识。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哲学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生活和他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