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性食物-光敏性食物大全图片


盛夏序曲已然拉开序幕,自7月11日起我们正式踏入了全年最炎热的时段——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长达40天,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准备的“超长待机”模式。

在烈日炎炎之下,防晒成了每个人日常的必修课。防晒霜、防晒衣、遮阳帽和防晒伞成为了出门前的必备四件套,人们几乎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有些人却因疏忽大意而遭受了日光的“青睐”。若你发现自己出门后皮肤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那么你可能已经被“日光性皮炎”所困扰。

日光性皮炎是皮肤长时间或短暂在强烈阳光下而引发的急性光损伤,从而导致皮肤发炎。此病症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普遍常见的因长时间日晒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二是少数人因对日光过敏而出现的过敏反应。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泛红、肿胀,伴随小疙瘩的出现,并伴有烧灼感、刺痛和。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积,让皮肤变得黑黢黢的。值得注意的是,肤色较深的人在晒后更容易变黑。

光敏性食物和物也需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含有呋喃香豆素等光敏性物质,会加大晒伤和晒黑的几率。常见的光敏食物包括芹菜、香菜等蔬菜,以及芒果、柠檬等水果;而海鲜如虾类、蟹类以及螺蛳等也需留意。为避免光敏反应,建议吃完这些食物后尽量避免日晒。

一旦不慎被晒伤,及时采取措施能减轻伤害。如用冰袋或含冰水的饮料瓶在晒伤处轻压,降低皮肤温度;使用具有保湿和镇静舒缓的喷雾或面膜进行护理;更严重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维生素C和钙片等进行抗过敏治疗。

如果晒伤严重到出现水疱、糜烂和渗液等情况时,切勿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那么,如何有效防晒呢?除了涂抹防晒霜外,硬防晒同样重要。所谓硬防晒,即除了涂抹防晒霜外,还需戴上遮阳伞、墨镜、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面罩和防晒冰袖等装备。

关于选择防晒霜的SPF、PA、PPD值也是一门学问。SPF值越高,阻隔UVB的效果越好;PA值则表示延缓晒黑的时间,日常使用建议选择PA+及以上;PPD为欧洲常用标识,与PA值相对应。在选购时,还需留意产品是否标注了广谱防晒。

防晒伞的选择也有标准。根据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只有当UPF值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有效的防晒伞。

同样,选购防晒衣和防晒帽时也需注意UPF值和UVA透过率。而对于防晒帽的选择,宽大的帽檐能够提供更多的遮挡面积。请避免购买三无产品的防晒用品。

最后要提醒的是,带防晒系数的隔离霜虽然有一定防晒效果,但一般剂量要求较高且防晒系数相对较低。单纯的隔离霜并不能完全替代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