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江河流 不废江河流什么意思
探秘:“李杜”之称谓,何以独杜甫被称为“老杜”?
答案揭晓——
李白永远保持着少年的浪漫与不羁,而杜甫,则似乎从未年轻过。
在人们心中,杜甫的形象总是显得沉稳而深沉,仿佛承载了世间所有的苦难与忧愁。
每当他开口,那声音似乎都充满了哀怨与感慨: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谁能明我心如镜。
或是登台远眺,他的内心世界更是如此: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也曾有过他的青春岁月,他也曾是大唐诗坛上那颗耀眼的“愣头青”。
大唐年间,科举考试之后。
考生们纷纷走出考场,其中一位考生仰天长叹,仿佛世界即将崩塌。众人疑惑,他解释道:“一会点评试卷时,看到我的文章,主考官定会羞愧无地。”这位考生便是杜审言——杜甫的爷爷。
杜审言学识渊博,年轻时便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并称为“文章四友”。他尤其擅长律诗,这精妙的技艺后来也被杜甫所继承。
杜甫对爷爷的诗才极为敬佩,曾言:“吾祖诗冠古”。
杜家的血脉中流淌着文人的傲骨。杜审言的孙子杜甫,同样继承了这份孤傲。
尽管世人常说杜甫的作品显得“苦大仇深”,但他年轻时的作品却同样展现了他的豪情与才华。例如他那首《望岳》,虽被后人认为是早期作品,但已然展现了杜甫的非凡才华。
杜甫不仅诗写得好,他还自诩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他的自负与才华,更暗示了他的文人傲骨。
年轻时的杜甫也是个“敢骂人”的主。当时初唐四杰的诗文受到一些人的轻视和嘲笑,杜甫便写下《戏为六绝句》,用辛辣的讽刺回击那些轻薄之徒。
而后,李白因得而被赐金放还。这看似是李白的遭遇,但杜甫对此也有共鸣。他深知文人的小清高背后是对的反抗与不妥协。
在洛阳相遇时,杜甫对李白敬若天人。两人游历山河、饮酒作诗的日子被后人誉为“太阳与月亮相碰”的佳话。
仕途上的波折对于杜甫来说更是一场折磨。在困顿之时,他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骄傲与坚韧。即便生活再苦再难,他依然用笔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变化。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虽被俘虏但因较小而得以自由。他关注时局发展,写下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后来被誉为“诗史”。
作为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杜甫背负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并真实记录下来。
后来的人们称他为“诗圣”,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与贡献,更是因为他的坚韧与不屈。
李白虽保持着少年的浪漫与不羁,但杜甫却是那个用笔墨承载了时代变化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