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什么是扬州的古称-扬州新地标首次曝光


城市的别称,如同历史的烙印,深深镌刻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中。那么,关于扬州,它拥有哪些雅致又具有历史深度的别称呢?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自公元前486年开始建城,它是江苏省的一座地级市,坐落在江苏中部,紧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这座城市被誉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亦是运河文化的璀璨明珠。扬州也享有“扬一益二”、“月亮城”的美誉。

巷城扬州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而扬州的魅力似乎就蕴藏在那“烟雨朦胧、小巷人家”之中。有人将扬州亲切地称为“巷城”。在这座古城中,一条条古朴优雅的小巷串联起了历史的脉络。在老城区的范围内,曾有众多街巷,其中不乏、省、市级的文物保护建筑。从空中俯瞰,扬州的街巷如大树的根须交错重叠,而东关街作为“双东”历史街区之一,更是连接了众多的小巷。

漫步在这些小巷中,仿佛能翻开历史的书页。正谊巷、贤良街让人回想起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汶河路旁,曾有传教;安乐巷里,朱自清的清廉自持也成为了后世楷模。

井城扬州

扬州是一座与水息息相关的古城。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扬州,周围有湖泊和运河环绕,水资源丰富。过去,凿井而饮是扬州人取水的主要方式。虽然无法确切统计自扬州建城以来共凿了多少口井,但从现存的文字资料和古井遗迹来看,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令人惊叹。扬州也被称为“井城”。

如今,这些古老的水井依旧隐匿于扬州的街头巷尾,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如四眼井、青龙泉等古井已被列为扬州的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扬州

古扬州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扬州的名字就源于“州界多水,水扬波”之说。作为一座古城,扬州的名称虽多次更改,但都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水与城的共生,成就了扬州独特的城市形态。

扬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长江、运河之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扬州,孕育了扬州的千年文明,也促成了历史上扬州的繁荣。隋炀帝时凿的大运河更是沟通了五大水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花城扬州

扬州是一座著名的花城,不仅以琼花、芍闻名天下,还以莲花、桃花、菊花等花卉著称。从古至今,扬州的花木种植业繁荣昌盛。明清时期的花市更是盛极一时。

1985年,扬州市将琼花和芍定为市花,而《好一朵茉莉花》也成为了扬州市的市歌,展现了扬州鲜明的地域色彩。

月城扬州

扬州自古就有“月城”的美誉。唐宋以来,歌咏扬州月亮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扬州与月亮有着深厚的渊源,不仅融入了诗文联书等文化元素,还体现在建筑、地名、路名、桥名和店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