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旁的字有哪些-顶是页字旁还是丁字旁
丁字,其初形为甲骨文字形,一空一实,而终演变为楚系简帛字形,与现今所见的丁字颇为相似。
丁字的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钉帽的俯视形态,而金文则呈现了其侧视图。随后,为了简化书写,钉帽的形象被简化为横线,形成了楷书丁字。丁字既被用作天干中的甲乙丙丁,又因形似钉子而另造了钉字。可以说,丁字是钉子的原始文字。
依据《说文》的阐释,丁字与夏时的万物结实有关,其形象象征着人心。许慎的解释稍显含糊,其他学者则有不同见解。
李银认为,丁字形象地表现了木钉的形状,即小木锲。《六书正讹》则解释丁字为虿尾的象征。无论造物何其丰富,总需以金木为丁附着其中。丁字的音源与捶打声有关。
丁字的字形取义多与钉子的独立性、固定性、顶入及平稳作用紧密相连。华强推测,丁字在造字时可能是钉子的假借字,其正方形造字或许源于远古时代的金属棺材钉。
唐汉则直接指出,丁即铜钉,代表金属的坚实性。壮健的男子被称作壮丁,由此引申出人口或职业等含义。
高田忠周和叶玉森则从另一角度解读,认为丁字像人的头顶。他们指出,钉子的帽头具有顶的意思,因此将丁与页结合,方为头顶之意。进而发散开来,丁字与顶端、顶峰、顶天立地等概念息息相关。
摄影:马新
关于解字方法,徐江伟提到在解读古汉字时,字形固然重要,但读音同样不可忽视。这个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汉字的形音义关系来看,字形作为立象的根本,是表达意义的基础。通过字形可以认识字象,而字象所代表的意义则通过语音传递。汉字的语音与意义紧密相连,成为字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到字形本身,那个方块代表着钉子的帽头。解字者将其视为钉头之象,从而赋予了字形以意义。只要不开口,字音似乎并不重要,但事实上字音在汉字传播与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与易卦有着相似的象的组合。汉字的象像合一构成了文化的象思维。例如,钉的材质可以是朾,取木会意;捶打是动作,取手会意击打之意。这种象的组合妙不可言。
当多个象出现在一个字内时,谁为主导?以“盯”字为例,它包含了目和丁两个象。目的类为一般看视之意,而丁为别,具有专注、集中的含义。“盯”字中的丁起到了主导作用。
这里的天机在于:尽管“盯”字中包含了目和丁两个部分,但读音却以丁为主而非目。在理解这个字时,需要将语音带进来作为这个字的读音即字音。
李银在《系统汉语》中对音源理论有独到研究。至于丁字的读音差异(dīng或zhēng等),则需要语言学来解释。
相关链接请点击此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