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制作-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在叶县任店,一项绿色生态的农业项目正在蓬勃展开——长城春鸟生态园。这片占地五千亩的广袤土地,正与地方紧作,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目前,主要任务是建设养猪发酵床。园区内已建有四栋猪棚,每栋占地一千平米。前几栋猪棚采用了湿法发酵床技术,虽然其使用便利,但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且使用周期较短。园区对干法发酵床技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鉴于对干法发酵床技术的不熟悉,园区联系了我们公司,希望能得到技术支持。公司派遣专家亲临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 客户现有的原料包括锯末和稻壳,主要使用的是松木锯末。客户还存有一定量的粉碎玉米芯和花生壳,对于这些物料的配比使用存在疑问。

2. 客户的发酵床仍按照湿法发酵床的标准建造,发酵槽深度达90公分,而干法猪发酵床的理想高度为50至60公分。这可能导致猪无法轻松登上喂料平台。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来协调这一问题。

3. 客户计划在发酵床建设完成后立即投入使用。他们担心干法发酵床产生的灰尘可能对猪的呼吸道造成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养猪发酵床的物料配比建议为稻壳和锯末的比例为7:3。此比例既能保证发酵床的蓬松程度,又不易板结。松木锯末完全适用,同时粉碎的玉米芯和花生壳也可以使用,但使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发酵床的使用寿命。其中玉米芯和花生壳的使用量不宜超过稻壳使用量的30%。

2. 为了确保猪能顺利登上喂料平台,我们将发酵床的高度调整至80公分,并相应增加物料和菌种的使用量。

3. 对于客户关于干法发酵床灰尘问题的担忧,我们建议采用喷淋设备将表层物料的5公分部分适度湿润。然后使用翻耙设备进行,以减少空气中的扬尘。通过这种方法,表层20公分物料的湿度可逐渐达到30%,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扬尘量。

关于菌种的使用方案如下:

1. 泓农发酵床功能菌为粉状,每袋1公斤可用于80公分高的发酵床12至15平米。铺设时需逐层进行,每层间隔10至20厘米。随后将菌种与玉米粉按5至10倍的比例稀释后均匀撒在物料上,并轻微。

2. 每两到三个月需补充一次菌种,用量根据面积而定。若物料情况允许,也可适当补充一层10公分的物料。为确保发酵效果,应定期上层物料,大约每两天用翻地机一次。

3. 发酵床的使用寿命通常为3至5年。使用2至3年后,可将发酵床的物料取出作为有机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