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下冰雹-为什么会下冰雹
近期,进入七月后,上海的气候经历了一番热烈的“挑战”。连续三波的高温天气笼罩了整座城市,尤其从7月31日开始的那波高温,在接下来的十天内未见减弱迹象。
今天是8月6日,一大早便感觉到了上海的气温急遽攀升。在上午8时,浦东站的气温竟超越了新疆,跃居全国之首。随着强对流天气的提前到来,上海遭遇了强雷暴云团的影响。白天里,“五警”齐发,高温、雷电、大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交织出现,仿佛“魔法叠加”。午后时分,强对流天气愈演愈烈,上海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雷阵雨,使得徐家汇站最高气温未能突破36.7℃。
据上海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止今日下午4点,本市的西北部、中心城区以及东部和南部等地都受到了明显的降水影响。其中,嘉定马陆镇的降水量达到了97.5毫米,成为降水之最。而在短短的一小时内,该镇的降水量也高达92.5毫米(从12时50分至13时50分)。宝山、嘉定、崇明和浦东的局部地区出现了8~10级的雷雨大风,其中浦东宣桥镇的10级风(相当于26.7米/秒)风速最为显著。
宝山、嘉定、杨浦和虹口等地还经历了冰雹天气的洗礼,让验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觉。许多网友好奇地询问,为何在炎炎夏日中会出现冰雹?
对此,上海气象部门解释道,在上海地区的3~9月间,冰雹的出现并非罕见。尤其是7~8月间,冰雹的出现频次相对更高。而今天的冰雹个体较大,反映出对流天气的强盛程度。
冰雹的产生源于积雨云中的对流现象。这种积雨云高大而壮观,其云顶可以升至距离地面10公里甚至更高的高空。在云中,水汽随气流上升并逐渐冷却,最终凝结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与周围的水汽、过冷水滴和冰粒相互碰撞并逐渐增大。随着冰粒的重量增加,它们开始降落,但有时会遇到更强大的上升气流再次被抬升。这样的过程在云中反复进行,小冰粒逐渐成长为大冰粒。当气流无法再承托它们时,它们便落向地面。由于下降速度快,有时来不及完全融化成水,保持着冰粒的形态,即我们所说的冰雹。
值得关注的是,发展强劲的积雨云不仅会带来冰雹,还是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甚至的“制造者”。有时我们也称它为“雷暴云”。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晚之前,上海仍有可能出现阵雨或雷雨天气,市民出行时仍需注意防范。
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虽然有句俗话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但上海的炎夏还将持续。明天白天,上海将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局部地区可能会有阵雨或雷雨。偏南风的风力将在3~之间,相对湿度将在90%至45%之间波动。气温方面,预计最高温度将达到39℃,市民们还需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