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


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探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是我特别推崇的一种激励理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接下来的六种激励理论。

第二位上场的,是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提出)。

该理论包含两个关键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关于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使员工满意和防止员工不满是两回事,需从两方面来考虑:
    • 提供保健因素,虽可保持员工基本满意度,但若想真正激励员工,需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及个人成长等。
    • 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健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利用激励因素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 工作丰富化是双因素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它强调员工参与更多工作并自我监督工作进度。

第三位,我们来看ERG理论(由奥尔德弗提出),它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修订版。

ERG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 各种需要可同时产生激励效果;
  • 提出“挫折-退化”的观点,即在某些情况下,当高层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人们对于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渴望会加强。

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比,ERG理论更加灵活多变。人们可以同时追求多种层次的需求,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需求。

第四种激励理论是三重需要理论(由麦克里兰提出)。

第五种激励理论——三重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在实施员工激励时,需考虑员工这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 在人事安排上,测量和评价一个人的成就需求对于如何分配工作和职位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谈谈公平理论(亚当斯的观点)。

薪酬的比较往往会让员工产生不公平的念头,这进而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有些单位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员工之间签署保密协议或规定不能讨论各自薪酬。

虽然如此,还是有些员工会分享自己的薪酬信息。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式:

  1. 调整自己的投入与产出;
  2. 改变参照对象的投入或产出;
  3. 调整对投入与产出的认知;
  4. 改变参照对象;
  5. 若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考虑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选择。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的投入给予相应的报酬,并确保不同员工的投入产出比相对均衡,以维持员工的公平感。
  • 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管理者应经常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受。对有不平衡感的员工需要及时引导或调整报酬策略。

第六种是期望理论(弗罗姆的理论)。

第七种激励理论是强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