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什么是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绰成语
与梅子老师的缘分,虽无法精确计算其年数,但我心中了然。我生性疏懒,对于这样的细节,常是记之不清。或许这便是天意,让我们的关系随风飘荡,如水浮萍。
我们虽未谋面,但已是老友。记得是在不同的读书群里,多次的相逢与别离中,我们彼此的故事才逐渐展开。无论我在何处起落,梅子老师始终如一,令我倍感亲切。
梅子老师的勤奋令我赞叹。每日更新公众号,笔耕不辍,其文风清新自然,如微风拂面、香茶入喉。我虽关注众多公众号,却非每篇都细读。但每当看到吸引的标题,总会忍不住点开一阅。偶尔留言互动,虽淡如水,却情真意切。
某日清晨,读到梅子老师的新作,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坚持写作,尤其日复一日的坚持,实为不易。于是留言表达我的敬意。
我的赞美,绝非虚应之词。我向来直抒胸臆,对于未曾谋面的笔友的赞美,更不会矫情。人至中年后,更看重真实与坦诚。
留言之后,我思忖良久。我们虽未见面,但彼此的敬意与欣赏已深植于心。我虽未能达到梅子老师的境界,但我也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持着。我或许不能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我能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情。
敬佩之余,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将这种敬佩转化为行动。或许我会效仿梅子老师的坚持精神,虽然文字上无法企及,但可以在其他方面学习与坚持。
面对他人的成功与才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或追随其脚步尝试新事物,或学习其精神并付诸行动于其他方面,或只是点赞而不行动。亦或有人认为文字再好也不过是个人喜好罢了。
我并不想评判这些方式的优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选择。只要不违法、不违背道德,都应得到尊重。
我或许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我虽不是才华横溢之人,但我可以学习梅子老师的坚持精神。若硬要模仿其文风可能反差太大、不合时宜。
社会应鼓励高尚的事物、接受普通的生活、反对违法行为。就像春天需要百花齐放、文化需要百家争鸣一样。
曾经有一句诗引起了我的思考:“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曾不以为然,认为其境界未至高处。然而如今我明白其真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与光芒。我不必羡慕他人、也不必追求完美。
我是苔花也是狗尾巴草、我只是在为自己而活、为当下而开。我不会强求自己成为任何人、只需做自己就好。
对待梅子老师及其他人也是如此。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即使他们不是最显眼的那颗星或那朵花。
对于他人的成功与才华、我虽佩服但不会强求自己效仿。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我的路要走、有自己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