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体裁的特点-什么叫童话?童话有什么特点?
《会上树的鱼》是张冲先生创作的科学童话作品,现已被收录进鄂教版小学教材中。张冲先生作为科普作家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深知科学童话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童话是以童话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以吸引低幼儿童的关注。其内容应当新奇有趣、浅显易懂,为孩子们带来启蒙教育。
上海海洋大学的唐文乔教授对此事也给出了专业解读。他指出,弹涂鱼确实有攀爬和跳跃的能力,但它们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尤其是海蜗牛等软体动物。虽然有些弹涂鱼能爬到较高的地方,但想要爬到树顶吃蜗牛的可能性极小。他强调,蜗牛通常不会生活在海边,所以这一情节更像是一种文学想象而非现实。
刘毅博士是红树林保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弹涂鱼及红树林生态有深入研究。他在接受武汉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会上树的鱼》中对弹涂鱼上树吃蜗牛的描述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弹涂鱼的主要食物为底栖硅藻,而且以盐水浮游生物为主。并且弹涂鱼主要依靠弹跳和爬行在滩涂中活动,但它们不会爬到树顶。
对于“科学童话”的创作与教育意义,专家们一致认为,它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科学童话不仅要有童话的幻想和夸张元素,更要符合科学道理。它旨在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智慧,同时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童话”不能违背基本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更不能在教材中误导学生。
以“闪电和雷的故事”为例,人们常常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闪电)的传播速度远超过声(雷声)。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解释了这一科学原理。在儿童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这类知识丰富的故事,为孩子们的科学启蒙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