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代码-数控机床编程新手入门教程
数控车床编程是加工零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程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质量。熟练掌握数控编程的指令与方法,灵活运用,对于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数控加工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集,在数控机进行零件加工前,必须先进行程序编制。
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零件的安装位置、刀具的相对运动尺寸参数、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或顺序、工艺参数以及辅助操作等加工信息。这些信息将通过标准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数控代码进行表达,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
接下来,我们将程序单的信息通过控制介质或MDI方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以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加工。从零件图样到编制零件加工程序和制作控制介质的全过程,我们称之为加工程序编制。
如图3-1所示,数控编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计划以及解决与生产相关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确定该零件适合在哪类或哪台车进行加工;
2. 选择合适的装夹具或装卡位方法;
3. 确定使用哪种刀具或需要多少把刀进行加工;
4. 选择对刀点、程序起点(常与对刀点重合)、走刀路线以及程序终点(常与程序起点重合);
5. 确定切削参数,如背吃刀量、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
6. 考虑加工过程中是否需要切削液、是否需要换刀以及何时换刀。
第二步,进行数值计算。根据零件图样的几何尺寸,计算零件轮廓数据或根据零件图样和走刀路线计算刀具中心(或刀尖)的运行轨迹数据。这些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编程所需的所有相关位置坐标数据。
第三步,编写加工程序单。完成上述步骤后,根据已确定的加工方案及数值计算获得的数据,按照数控系统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码格式编写加工程序。
第四步,制作控制介质并输入程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