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怎么读音-惊蛰为什么读zhi
不知不觉,惊蛰的时节已经到来。之前在观看一部影片时,曾一瞬间怀疑其片名读音是否有误,感觉校对似乎不够严谨。
我特意查询了百度,了解到现在标准的读音应为zhe。
记得我们小时候,大家读的都是惊蛰(zhi)的音调。那时,初中地理教材(2002年至2005年人教版)上也是这样标注的。而在我们这里,中老年人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读音习惯。
提及节气的变化,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都有各自的音韵。例如立春(1)、雨水(3)、惊蛰(4)等,每一个节气的读音都有其独特的规律。
从语音的角度来看,按照普通话的声韵规律,惊蛰读作zhi似乎更符合音律。而将“蜇”字拆分,其上下两部分都读作zhe,这种字的构造方式在汉字中颇为常见。
从语义和语感上说,“惊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春天突然而至的惊喜感,仿佛冬天的沉寂被春雷所打破,万物开始复苏。而“蜇”这个字,其音zhe在字形上也有上下两部分组成,这样的构造方式确实很有意思。
“蜇”和“蛰”这两个字都用来描述虫类的行为,比如蜜蜂蜇人。而“蛰”字在《康熙字典》中作直立切,根据《说文解字》,它是从虫執聲(执)得来的。这个字指代的是一种小虫,在冬天会藏起来冬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蛰伏”。当春雷响起时,这种小虫会被惊醒,因此得名“惊蛰”。
让人不禁联想到汉字的书写变化,如今“方”、“万”等字的笔顺与我们小时候所学的有所不同。这也说明了汉语的变化是持续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