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古诗原文-《古朗月行》四句
“职鲜知”课堂:探秘李白的《古朗月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职鲜知”。今天,我们要一同沉浸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意世界里,特别聚焦他那首充满想象力的古诗词《古朗月行》。
李白,是唐代浪漫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与杜甫齐名,并称为“大李杜”,以区别于后来的“小李杜”。杜甫曾赞叹李白的诗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恰恰体现了李白作品的艺术魅力。李白的诗篇众多,如《将进酒》、《庐山谣》、《望庐山瀑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仍广为传颂。
《古朗月行》是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孩提时代对月亮的纯真认识,初升的月亮如白玉盘般明亮,宛若仙境。随后,月亮由圆而蚀,逐渐变得神秘莫测,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
《古朗月行》赏析
小时不识月,将之唤作白玉盘。
疑是瑶台镜,高悬青云端。
仙人足垂丝,桂树团团绕。
白兔捣忙,欲与何人餐?
蟾蜍噬圆影,大明夜渐残。
昔日射落九日的是后羿,如今天地清静人安乐。
受迷惑沦落,远离便不再值得一观。
忧思绵绵何所为?凄怆之情催心肝。
①“朗月行”:乐府古题,李白借用此题创作了《古朗月行》。②白玉盘:形容月亮圆亮如圆盘。
③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时候的我,对月亮充满好奇,称其为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飞升至青天之上。神话中的仙人脚下垂丝,桂树繁茂。白兔正在捣制长生不老,却不知是为谁而准备。蟾蜍咬食了月亮的影子,使原本圆满的月儿残缺不全。
《古朗月行》虽为乐府古题诗,但并非纯粹咏月之作。它以咏月为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即以孩童的口吻描绘出月亮的美丽与神秘。接下来的诗句更是想象丰富、大胆奇特,将读者带入一个神话般的奇幻世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月亮的形态、质感、神话传说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