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将哀而生之乎-君将衰而生之乎翻译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他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登进士第,之后在中历练,与刘禹锡等一同参与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并任礼部员外郎。因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迁至柳州刺史,因此也被称为柳柳州。他与刘禹锡情谊深厚,人称“刘柳”,并与韩愈一同倡导古文运动,合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在《捕蛇者说》中,他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言辞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虽篇幅简短,但笔锋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他的诗作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在哲学上,他主张“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否认在“元气”之上还有最高。他虽崇信佛教,但主张儒、释、道“三教调和”。他的作品集名为《河东先生集》。
永州之野有异蛇,其身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则枯死,若咬人则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治大风、肢体僵曲、脖颈肿大、麻风等疾,又能去死肌、杀三虫。当时太医奉皇命收集此蛇,岁取其二。乡人争相捕之,以为能抵其租赋。
【译文】永州的山区出产一种特别的蛇,它的身体底色是黑色而有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就会使它们枯死,如果咬了人则无人可治。然而人们得到这种蛇后将其风干制成饵,可以治疗麻风病、肢体僵曲、脖颈肿大等,还能去除坏死的肌肉和杀死体内的寄生虫。过去太医奉皇帝之命来收集这种蛇,每年收取两次。乡里的人招募能捕到这种蛇的人来抵税。
蒋氏世世代代以捕蛇为业已三世矣。问之,则曰:“祖、父及我,为捕蛇之事已历十二年之久,几近丧命者数次。”其言貌甚戚然。余感其悲而问:“蛇有毒乎?吾将告之有司,变更其差役或其税赋如何?”蒋氏听后甚感悲伤并涕泣道:“君真欲怜我而使我活乎?则我今之不幸因捕蛇所致远胜于昔日赋税之不幸也。倘若我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自吾乡三世居此地至今已逾六十载。然吾邻里生活日益困苦、竭尽土地产出与家财以供赋税与差役。风霜雨雪、毒疠瘴气中劳苦不堪且常有横死者。”回忆昔日与祖、父之地现今其家已寥寥无几亦如是。
【译文】有个姓蒋的人家世代以捕蛇为生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说:“我的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都干这个差事已经有十二年了,差点丧命的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脸上显出忧愁的神情。我同情他并问:“这蛇有毒吗?我可以告诉管理的人更换你的差事或税赋吗?”蒋氏听了非常悲伤并流下眼泪说:“您真是可怜我并想让我活下去吗?我如今以捕蛇为生计的不幸远超以前交纳赋税的不幸。如果我不干这个差事早就困苦不堪了。自从我们家族三代人居住在这个乡里到如今已有六十多年了。然而我的乡邻们生活日益艰难用尽土地的产出和家中的财产来应付赋税和差役却往往因为艰难的劳动和疾病的侵扰而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