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雨巷》课文讲解


一、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戴望舒(1905-1950),生于杭州,是我国现代派象征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翻译家。

他自幼由母启蒙,天资聪颖,眼界开阔,酷爱读书,擅长写作。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复旦学习法语。他的诗才在27岁那年因创作《雨巷》而崭露头角,被誉为“雨巷诗人”。

二、《雨巷》的写作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7年大失败后的低迷时期。当时诗人因参加活动,遭到浙江省府追捕,避居松江友人家。在这孤寂潜逃的日子里,他回忆起奋斗的历程,咀嚼着失败的痛苦,百感交集。此时的他以“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为象征意象,营造出一种交织着失望与希望、幻灭与追求的意境。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四、《雨巷》赏析

《雨巷》全诗以象征的写法,表达了当年青年在苦闷彷徨中又心存微茫希望的心路历程。全诗美不胜收,婉约清丽,音韵轻柔和谐,旋律流畅。诗人以丁香姑娘为载体,传达出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幻灭的矛盾情感。

整首诗分为三段。第一段描绘了诗人在雨巷中彷徨的场景,点明全诗主旨;第二段描述了丁香姑娘的飘然而至和消逝;第三段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五、《雨巷》的写作特点

《雨巷》这首诗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首先采用了象征和想像的写法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其次体式自由,每节字数不等,但一韵到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悦耳;最后是诗句简短优美,音韵轻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戴望舒的其他成就

除了《雨巷》,戴望舒还著有《戴望舒》等多卷作品。他不仅是诗人也是翻译家他在诗歌创作和翻译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以上是有关戴望舒及其作品《雨巷》的相关介绍。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上都具有独特魅力值得读者深入研究和品味。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象征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雨巷》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青年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追求。通过对丁香姑娘的象征性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和迷茫。同时《雨巷》在体式和音韵上也具有独特魅力成为了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