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什么意思-男人动了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称】恻隐之心
【成语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恻隐”这个词汇传达着对他人的悲苦和不幸怀有的同情心。
此成语源于《孟子·告子上》中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在人际交往中,当遇到遭遇不幸或灾祸的人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同情感。
【近义词汇】怜悯之心、慈悲为怀、悲天悯人
【反义词汇】铁石心肠、幸灾乐祸、无动于衷
【成语典故概述】
公都子对孟子进行了辩论的提问,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之论。孟子以人的情感为基础,论述了“恻隐之心”的重要性。
典故内容摘要
孟子主张人内心皆有善良的情感。面对外界不同言论关于人性的论断,孟子提出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对应了仁、义、礼、智的道德范畴。孟子强调这些并非外界赋予,而是人内心固有的品质。
公都子对孟子的“人性本善”之论进行质疑,孟子则通过论述说明人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是固有的,只需通过自我探索和发掘便能得到体现。
【译文】
公都子对告子的观点提出疑问,关于人性是否善良。孟子则从人的情感出发,强调了“恻隐之心”等四心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都是人固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