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古义和今义-君子是什么意思今义


经典常读常新

标题所指非虚。“”这句话的涵义是否仍然适用于君子?昔日的确如此,但时光流转,现今的解读已然不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诗经》中有所记载:“周国虽然历史悠久,但其使命在于不断革新。”君子在上必须竭尽全力,追求极致。这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极致追求的态度,强调了君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或作更新民风),最终达到至善的境地。”君子,应以“止于至善”为目标,坚持最高标准,力求卓越。如何达到这个标准?那便需要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将自身的意志、精力、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这种做事的态度、精神和标准对后人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的涵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初它被用来赞美君子的全心投入与追求卓越,而现在却变成了对某些人采取不择手段、无底线行为的批评。这种变化也让许多人对之感到惊讶。

尽管如此,无论是古义还是今义,“”这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可以从古义中汲取极力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最好。而从今义中,我们则应明白有原则、守底线的重要性,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明确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