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作者简介-紫藤萝瀑布好词好句摘抄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老师的一篇美文,也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一则佳作。这篇散文,以写景状物为基础,融入了抒情与议论,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本文创作于1982年5月,当时宗璞老师心灵创伤尚未完全愈合,家庭与个人遭遇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她邂逅了一片盛开的紫藤萝花群,这触动了她的心弦,引发了她的思考。从紫藤萝的由衰转盛中,她领悟到生命的坚韧与无穷可能。

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动词和比喻手法,如“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层次感。将紫藤萝比作瀑布,赋予其动态感,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活力。拟人的手法也使得花朵有了人的情感,如“它们在笑”、“它们嚷嚷”,使人与花之间的交流更加温暖与亲切。

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参与。这些手法使得“景物”在不断酝酿中变得更加生动与鲜活。为了将物写得更加别致新颖,让人品之有味,需从多个角度对“物”进行精细描绘,如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

紫藤萝花的整体外形如瀑布般壮丽,单朵花则如张满了帆的船只或忍俊不禁的笑容。这些比喻句的本体颜值之高,得益于喻体的外表之美。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明媚、充满希望。

写景状物的文章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情感、情操、精神与愿望等。景物是表情达意的载体,通过精细描绘、步步为营的写作手法,为抒情议论做好铺垫。作家笔下的物是人心中的物,带有观赏者自我生命感悟的景物。

《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托物言志的佳作。在写景状物的基础上融入了情感与思考,使文章更具魅力与深度。

这样的写作技巧与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对宗璞老师的这篇散文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发掘出有意义的主题并加以表达。

希望我们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也能如此用心地观察与描绘事物,让我们的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