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槐图片-龙爪槐简笔画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都会在公历10月23日如约而至,寓意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标志着秋季的落幕。
随着霜降的到来,冬天的序幕也悄然拉开,这一时节,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民间谚语“一年补透透,不知补霜降”道出了这个节气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在霜降时节,大自然似乎进入了一种简约而清和的状态。
鸟鸣蝉噪、蚊蝇蜂蝶都已销声匿迹,花开花谢的纷扰也不再,只留下一片澄净。宛如一幅展现本真的简笔画,展现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霜降——诗意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客居他乡无时了,悲秋之情随日落加深。
瘴气余留之地如夔子国,霜薄之处似楚王之宫殿。
草色虚淡映岚翠,花禁中冷叶却红。
年年小有凋零,却与故园之景不同。
《赋得九月尽(秋字)》
霜降三旬后,蓂草留一叶之秋。
玄阴迎接落日,凉魄散尽残钩。
半夜灰烬移管,明朝帝王披裘。
潘安若逢此夕,无需再咏赋中愁。
霜降——民俗与饮食养生
霜降时节,有些地方有吃红柿子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不仅能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极佳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而在其他地方,有说法是如果不在这天吃柿子,整个冬天嘴唇都会干裂。农村的人们此时会爬上柿子树,摘取几个香甜的柿子享用。
与此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民间会举行菊花会,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富贵人家会在家中举办小范围的菊花会,设立菊花塔,品酒赏菊,赋诗泼墨。
在饮食方面,“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随着天气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专家建议要重视保暖和防秋燥,适当加大运动量。在饮食上宜选择平补食物,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如玉米、萝卜、秋梨、百合、蜂蜜、牛肉、鸡肉、泥鳅等。
“霜降三防”不可或缺
一防秋燥:霜降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等现象。要注意保持湿润,防止伤津。
二防秋郁:晚秋时节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意志消沉和抑郁情绪。
三防秋寒:霜降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要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要特别关注脚部和胃部保暖,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当秋意渐浓,冬的脚步已近,你感受到了吗?
终审: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