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原文-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译文
宋代诗人:柳永
独自伫立于高楼的栏杆旁,感受着微风的轻拂。天边春愁无边无际,暗淡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草色在烟光笼罩的残阳下显得格外苍茫,无人能理解我凭栏远眺的心情。想要借酒消愁,以疏狂的姿态一醉方休,然而对酒当歌时,强颜欢笑却显得如此乏味。衣带逐渐宽松,但我却并不后悔,为了她,我甘愿憔悴消瘦。
译文及解释
译文我长久地站在高楼的栏杆处,微风吹拂着我的面庞。无尽的春日忧愁从遥远的天际升起,我默默地承受着这份忧愁。在落日的余晖中,绿草与飘渺的云雾交织在一起,我无言地倚靠着栏杆。我试图用放纵的心情来自己,高歌痛饮,然而刻意寻求的欢笑却变得毫无意义。渐消瘦,却依然不感到后悔,甘愿为她变得憔悴枯槁。
我长时间地伫立在危楼之上,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抚慰和春日的离愁。天色昏暗,这份忧郁的情感从天边升腾而起。在这黄昏的余光中,我看到一片飘渺的云烟缭绕在落日的余晖下。谁又能真正理解着栏杆时的心情呢?我试图用疏狂的姿态来寻求一醉方休的解脱,但面对着酒杯高歌时,却发现强颜欢笑是如此的乏味无趣。
我的衣带逐渐变得宽松,但我从未感到后悔。我愿意为了她而忍受这一切的憔悴和磨难。
注释解释了诗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和背景。
这是一首深情的怀人之作。词人将漂泊异乡的孤独感受与对意中人的思念情感交织在一起进行创作。他运用了“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将抒情与写景相结合,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生活,尤其擅长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柳永的作品在当时流传非常广泛据传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由此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柳永其人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人,祖籍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他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并因其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在宋仁宗朝进士及第并曾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屯田。
柳永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以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为特点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传颂被誉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都是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