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作者-离离原草的正确解释
文·段宏刚之诗篇解读
,诗的国度,自《诗经》始,绵延至现代诗,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诗人与不朽诗篇。从屈原、宋玉到白居易、苏轼,再到闻一多、徐志摩,他们的作品为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居易,中唐之现实诗人,被誉为“诗王”和“诗魔”。其作品逾三千首,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实属罕见。他的诗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是文学史上最全面的诗人之一。
白氏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三岁识字,五岁诵诗文,十岁已能写诗。其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写于他十五岁左右,当时他初试科举,便以这首五言律诗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离离”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它经历了从形容果实累累到描述草木茂盛的演变,再到现在在多数语境下与茂盛相关的含义。在白居易的诗中,“离离”更是表达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与不怕毁灭、随时展现再生力量的精神。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社会不安,百姓疾苦。他的诗歌多以反映民间疾苦、抨击时事为主,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心境变化也体现在诗歌中,从小颠沛流离的经历让他更加关注民生,立志要做一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创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时,白居易凭借此诗成功征服了当时的大臣、著名诗人顾况,为他在长安城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诗的后四句寄情于景,与前四句形成了呼应关系,既歌颂了野草的生命力,又表达了人生的聚散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