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花明驿墙上一句-商山早行的意思


温庭筠,美誉为“温八叉”,是花间派中声名卓著的词人。他不仅擅长填词,诗作亦是一绝。他的诗名与李商隐齐肩,同被世人称为“温李”;他与韦庄齐名于词坛,被誉为“温韦”。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温庭筠有着这样的评价:“温飞卿的词作,句句都展现出独特的秀气。尽管温庭筠与韦庄的精艳之词相比,意境深浅有所差异,但他的诗歌却有着别样的风骨与情调。”

清晨,征铎响起,启程远行,旅人的心中不禁悲叹远离故乡。

鸡鸣声中,茅店沐浴在残月的余辉下;人迹罕至的板桥上,铺满了寒霜。

槲叶飘落山路之上,枳花却在驿墙边明亮绽放。

这诗是温庭筠在四十八岁那年所作。当时他离开长安,踏上奔赴襄阳的漫长旅途,途经商山时有了深深的感触。此时的温庭筠已过半生颠沛流离,白发渐生,功名未就。

古人行路,常选择早行早宿。温庭筠亦是如此。他于黎明破晓时动身赶路,车马铃铛声伴着晨光响起。路途未远,心中便已开始思念远方的家乡。

尽管温庭筠原是山西人,但久居长安的杜陵,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此次离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怎能不令人感伤?随着旅途的深入,他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启程时,远处的鸡鸣声催促着远行的旅人。清冷的月光洒在茅草店上,虽带有一丝寒意,却也照亮了漂泊天涯的旅人内心。

木板桥上覆盖着一层早春的寒霜,行人的足迹印在上面,显得斑驳而孤寂。茅店的晨光、板桥的寒霜,终将成过往云烟。

早春时节,槲叶枯败散落山路之上;枳花则在墙边绽放,淡白的花朵仿佛为驿站的泥墙带来一丝光明。

昨夜梦中重回杜陵时光,与友人漫步赏春、畅谈诗酒年华的场景浮现眼前。那样的岁月一去不返。一声鸡鸣声打断了回忆,只见一群凫雁在明净的池塘中自由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