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什么的成语 比喻事多的成语是什么
自古以来,伯乐相马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另一则故事——按图索骥,却鲜为人知。
这两个成语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父子,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成为了人们的佳话。
伯乐,原名孙阳,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代。因其对马的研究颇深,擅长发现良马,被人们以天上掌管马匹的神仙伯乐相称,久而久之,大家竟忘记了他的本名。
一次,楚王召见伯乐,请求他协助寻找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欣然应允,但告诉楚王这非一时三刻之功,需走访多地方可觅得。他踏遍燕国、赵国等地,却仍未发现中意的马匹。
一日,伯乐在齐国偶遇一匹马。这匹马拉着盐车,在陡坡上艰难行走,气喘吁吁。出于对马的天然亲近,伯乐走向前去。那马眼神一亮,大声嘶鸣,似乎在向伯乐倾诉其困苦。伯乐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与经验,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良马。于是,他向马的主人表达了购买意愿。马主人因对这匹马的不满而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当伯乐将马带至楚王面前时,楚王初见此马,颇感失望。然而伯乐坚信自己的判断,他解释道这匹马因长期劳作与饮食不佳而显得瘦弱,只需精心照料便能恢复活力。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这匹马变得体壮膘肥、精神焕发。
伯乐将自己的相马经验集结成书,名为《相马经》,书中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附有各种马的图像。
伯乐的儿子希望能继承父亲的技艺,成为相马高手。然而他资质平平,花费了大量时间将《相马经》熟记于心,却未能真正领悟相马的精髓。
一天,他出门寻找良马时,想起了书中的描述。当他看到路边的一只癞时,误以为其符合书中所描述的好马特征。他费尽心思捉住了癞并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苦笑不得,知其子愚钝但仍然耐心地教导他。
伯乐相马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而后唐代韩愈的《马说》进一步传播了伯乐的名声。书中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伯乐相马来比喻善于识别与珍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