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垂髫下一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之诗,人常提及“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之句。然今日欲说其另一首冷门诗作,虽未必广为人知,却饱含人生至理。

陶公实为山水隐逸派之祖,其笔下之“桃花源”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诗中确有千古流传之名句,读之可领悟人生真谛,受益终生。

此诗名曰《杂诗》,全文如下:

人生如陌上尘,飘摇无定根。

分散逐风转,此身已异昔。

落地结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共饮,举杯聚邻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重晨。

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诗词释义如下:

人生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恰似大路上的尘土随风而舞。生命历尽曲折,人们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应成为兄弟,何必仅限于骨肉至亲?遇欢愉之事,理应及时行乐,有酒则邀邻里共饮。青春岁月一旦逝去便不再重来,如同晨曦难见两次。人应趁年轻时自强不息,努力向前,因为时光荏苒,不容人驻足。

人生在世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和飘渺的尘土。命运多舛,人的精神面貌因经历而改变,每个人都不再是曾经的自己。自古以来,人们常有此感慨,尤其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或许因战乱频繁、社会所致。尽管陶渊明归隐田园,亦难以完全摆脱世事纷扰,故有此感悟。既人们皆非昔日之我,又何必执着于血缘之亲?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应成为彼此的兄弟,又何必要兄弟才算是亲人呢?

《论语》中曾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与陶渊明所表达的“落地为兄弟”之意相通。虽社会黑暗、人心不古,但陶渊明仍未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他期望在的年代中,人们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如同《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

毕竟岁月如流水般逝去,青春年华一旦消逝便不再回来,如同一天之中永远不可能见到两次日出。我们应当趁年轻时自勉自励、努力奋斗,因为岁月从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