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的现代意思-金榜题名在现代指什么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此四事乃人生之大喜,亦古人常言之四大喜庆。

然则,“四大喜事”之出处,鲜为人知。

今日便来谈谈与我们读书时代最为接近的一件事——“金榜题名”之时。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便是此中之意。

若要深究古人所言金榜之义,必先了解古代科举考试之相关知识。

昔时人们交谈间,常提及某或才子为“两榜进士”出身,此即科举制度之痕迹。

在古代剧作中,科举考试后有一“放榜日”,学子们纷纷于衙门前查看自己名次。

此一习俗至今仍有所遗存,如现今之高考。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童生试、举人试、进士试。

童生试为读书人之入门考试,优秀者称为秀才。举人试则是由优秀生员参加,者称为举人。而最高级别的进士试则需通过乡试、会试及殿试三重考验。

考取一甲的为进士,而金榜即为公布进士名单的榜单。此即为古人对金榜之由来的描述,也是“两榜进士”、“连中三元”的出处。

“金榜题名”作为成语沿用至今,寓意着对参加考试的学子的美好祝愿。

需注意,“金榜题名”常被误用为“金榜提名”。

实际上,“题名”与“提名”意义不同。“提名”指在决定人选前提出候选者姓名,具有不确定性。而“题名”则意味着将名字正式写上,为最终人选之意。

在高考之际,许多学子已超过分数线,可谓“金榜提名”。但填报志愿同样重要,只有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榜题名”。

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需谨慎比对学校往年分数线,确保不让本该“金榜题名”的时刻停留在“金榜提名”。

随着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启动,强调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尽管如此,“金榜提名”这一词语在实际使用中并未完全消失。

如需更严谨的表述或是在正式场合使用成语,应准确无误地使用“金榜题名”。而在日常生活中,“金榜提名”虽可偶尔使用,但需注意语境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