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劲的读音-朱笔苍劲间正确读音


根据您的学习记录,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汉隶的承转阶段。如同清方朔在《曹全碑》中所说:“上接《石鼓》,旁通《章草》,下开魏、齐、周、隋及欧、褚诸家楷法,实为千古书家一大关键。”

《曹全碑》在文字史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随后汉隶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964年在洛阳南郊出土的820多块墓砖文字。

这些文字所涉及的日期从东汉永元十五年到延光四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刑徒砖的刻写方式别具一格,有的先用朱笔书写后用刀根据笔画进行雕刻,有的则直接刻出。这些释文如“永元元年十一月八日豫章冝春完城旦粱东”等,都是汉隶书法的珍贵样本。

刑徒砖:是指东汉获刑后死去刑徒随葬时镌刻铭文的墓志砖。这些砖上的文字结字宽博,变化丰富,因书写材料为随形的废弃城砖,故汉字的笔画和空间处理多欹侧、险绝。砖铭大多用单刀冲刻,刀锋所过之处,砖面残渣崩落,所出笔道爽利。部分文字主笔尽显夸张,形成了行与行相互交错的布局。

紧接着的是摩崖石刻,这种刻在悬崖峭壁上的文字,因地形的高低起伏而显得更加自然、雄浑。其章法布局参差错落,却又与自然山体巧妙地融为一体。摩岩石刻把章法布局与自然山体十分巧妙的融为一体,可以说是书法史上刻意注重整体章法的奠基之作。

随后提及的《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碑,是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南郑县令临淄晏袤发现的。此碑的发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其书法风格苍劲有力,点画之间有着天然而质朴的趣味。

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这些摩崖石刻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痕迹,更是书法艺术的历史见证。从这些石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书法的韵味和气息,也可以领略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学习之旅,探索更多书法艺术的奥秘。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让我们带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继续我们的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