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悦城美食-朝阳大悦城8层所有美食


3972

“顶楼餐厅”的寂静时刻

周五的傍晚,北京步行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此刻,夏末秋初的交汇,为这条北京的标志性商业街增添了几分繁华。游客们操着各地口音,或家庭团聚,或友人相约,沉浸在这座皇城的夜色中。

步行街两侧,汇聚了众多购物中心、品牌首店和旗舰店。其中,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典雅庄重尤为引人注目。随着内参君乘扶梯上行,客流多集中在B1至2楼间,但五层、六层已显得有些冷清。在7层的聚宝源老北京铜锅涮肉,虽有几位顾客等候就餐,但这层的餐厅中,也算得上生意较好的一家了。

来到顶层,光线昏暗,空气似乎也不那么清爽,餐厅的数量稀少,甚至员工的数量都超过了顾客。这里主要分布着快餐、小锅米饭、石锅拌饭等品牌。

◎7楼休息区,稀疏的外卖小哥成为这里的常客。

◎餐厅门口再无迎宾,甚至显得“不需要”迎宾。

摄图:内参君

难以想象,在这片繁华的背后,顶层餐厅竟如此冷清。事实上,不仅是北京市百货大楼,传统百货业的衰落、老商场的式微以及购物中心混战已成为实体商业的残酷现实。

老百货商场的“顶层空间”往往规划给了大食代以及品牌快餐、自选快餐等。这些品类的刚需属性强,但对于顾客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休闲属性。加上设备老化、空调排风不给力等问题,使得五六七层的就餐体验大打折扣。

消费习惯的改变也为商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目的性消费”成为年轻人的习惯,他们在购物时更加理性和克制。这也意味着,如果高楼层有足够吸引人的餐厅或特色店铺,仍能吸引顾客上去。但若与其他楼层或商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化和吸引力,顾客则可能选择“多看少买”甚至“只看不买”。

在商场的布局中,B1\B2层往往成为年轻人的地。这里有亲民的小吃快餐、奶茶烘焙等,消费更加接地气。随着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和商场规划的改变,B1\B2层逐渐成为更加吸引品牌的风水宝地。

尽管如此,面对窘迫的现状,不少在老商场高层开店的品牌仍在自救。他们尝试各种方法吸引顾客,如主动在商场外围做“地推”,或是与其他商家合作推出优惠活动。尽管如此,打破“高区必死”的魔咒并非易事。

只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