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旁的字有哪些-带虫字的汉字100个
汉字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对于我们这些生于有限时空中的生命来说,尽管我们难以用全部的语言去描绘和评说它,但我们深知,尊重与认识它仍是我们主要且应有的责任。
——摘自《双法字理》
在《双法字理》丛书中,关于动物的汉字家族有着细致的分类。其中,我们谈及了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以及与肢体部位相关的汉字。今天,我们将开始探索地上爬虫类动物的汉字世界。
地上爬行的生物中,我们统称为“虫”。在汉字家族中,关于爬虫类的字,我们首先会关注到“虫”字及其相关字,如“它”、“也”、“巴”、“巳已己”等及其衍生字族。
“虫”字,其形象便是长虫——即蛇的形状。从甲骨文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形状,突出了其头部特征。即使在金文中,也保持了这一形象。
随着字体的演变,至小篆时期,“虫”字的形状更趋近于蛇弯曲爬行的样子,并开始注重字形的对称美。此后,“虫”字逐渐扩展至代表其他各类虫类,作为动物的通称。如“大虫”指老虎,“长虫”指蛇,“介虫”指有介壳的虫子。
隶书、楷书等后续字体的演变中,“虫”字的形状逐渐规范和方正。而随着“虫”字所代表的事物日益丰富,为了更精确地表达事物,汉字进一步细分。
于是,“虫”字有了单用、双用及三用的情况。单用的“虫”,代表一个大的种类及个体较大的生物。如人无羽毛鳞甲归于倮虫,鸟类有羽为羽虫,鱼蛇有鳞为鳞虫,野兽有毛为毛虫。老虎因其体格庞大,古时亦被称为大虫。
双用的为“䖵 kūn”,表示两两一对之虫,如螳螂、蜘蛛等。今书则改用“昆”字。三用的为“蟲 chóng”,代表群居有王的虫子,如蚂蚁、蜜蜂等。
无论“虫”、“䖵”还是“蟲”,它们都以“虫”作为部首进行归类,从而衍生出各种虫类的名称,如蚂蚁、蜜蜂、蜻蜓、蝴蝶等。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以“虫”字为音义根源的字。如融、蚕、蜀、蛊等字。“融”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鬲”,当地名时读“gé”,作为古代容器时读“lì”。
“鬲”与“鼎”都是古人用于烹饪的,即锅。而右半部分的“虫”字则表示虫肉,即猎物的肉。“融”字的读音便是虫肉一词的合音,侧重于肉的部分。所以以肉(r)表声,以虫(ong)表韵。
“融”字最早的含义即为煮肉,将肉放入水中化为肉汤,使肉的作用最大化以便平均分配。这也引申出了“融化”一词的含义。
现今更有金融、融资等词汇,将个人的金钱在一起,如同放在一个共同的锅中融为一体,最大化金钱的作用以实现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祝融是古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夏官火正的官名,与大司马意义相近。历史上有多位祝融被后世尊为火神灶神。
学习《双法字理》,探索汉字文化!这是你值得拥有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