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上一句是什么-道是无情却有情全诗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一句诗词以其深情的韵味被世人传颂——那就是清代史清溪笔下的“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这句话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来欣赏一下刘禹锡的《竹枝词》吧:
唐·刘禹锡
杨柳依依映江面,
听见情郎歌声传。
东边阳光西边雨,
说无晴时却有晴。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夔州期间创作的。《竹枝词》原本是巴蜀一带的民歌,以笛鼓伴乐,曲调婉转。在夔州,刘禹锡深受此地民歌的影响,创作了多首《竹枝词》。这首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初恋少女对情郎的深深爱意。
此诗以一位沉浸在初恋情怀中的少女为主角,从她的视角出发进行描述。首句描绘了美好的环境:“杨柳依依映江面”,为整个故事奠定了美好的背景。次句紧接着写少女所闻,听到情郎的歌声,心驰神往。
而后两句诗巧妙地描绘了少女的心理活动:“东边阳光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似乎表达了少女心中的疑惑与期待——那情郎的心意如黄梅时节的天气般难以捉摸,说他无“情”吧,他的歌声又似乎传达了“有情”的信息!
这两句诗虽然简洁通俗,却深含情感与意蕴。它们展现了少女内心的迷茫、疑虑、忐忑与眷恋。显然,这位少女早已深爱上了江对岸唱歌的小伙子。听到他的歌声后,她内心既喜又忧,情感交织。
“东边阳光西边雨”寓意情郎心思的难以捉摸,而“道是无晴却有晴”则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地以天气的“晴”来含蓄地表达爱情的“情”。这种表达方式虽通俗却极富艺术性,将少女在初恋时的微妙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诗因其巧妙与含蓄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其中,“道是无晴却有晴”经过口耳相传逐渐演化为更为直接的“道是无情却有情”。而它的上一句“东边阳光西边雨”因为更广泛地流传并成为反映天气变化的民间谚语而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