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具有什么特性-pn结具有什么性质
PN结的形成原理与工作机制
在一个本征半导体中,当两侧掺杂了不同的杂质后,一侧将形成P型半导体,另一侧则形成N型半导体。两边的交界处会出现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异。
这种浓度差异导致电子和空穴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具体来说,P区的部分空穴会向N区移动,而N区的部分电子会向P区移动。当极少量的杂质掺入本征半导体时,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得到显著改善。
例如,在纯净的硅(Si)中掺入少量的五价磷(P)或三价硼(B)元素,就会分别形成电子型半导体(N型)和空穴型半导体(P型)。
PN结的形成
当P型区和N型区两边的载流子性质和浓度存在差异时,P区的空穴会向N区扩散,失去空穴的P区因此带上了负电;而N区的电子会向P区扩散,失去电子的N区则带上了正电。这样在P区和N区的交界处就形成了一个电场,这个电场被称为内电场。
PN结的内电场方向从N区指向P区。在内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从P区向N区漂移,而空穴则会从N区向P区漂移。经过一段时间后,扩散和漂移达到平衡状态,交界处形成了一个叫做PN结的空间电荷区或阻挡层。
PN结的工作原理
当PN结施加正向电压时,即P区接正极、N区接负极,外加电压的电场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在内电场被削弱的阻挡层变窄,扩散运动得到增强。这样多数载流子会在外电场力的驱动下通过PN结,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即正向电流。
当PN结正向导电时,其电阻是相对较小的。
反之,如果对PN结施加反向电压时,由于外加电场方向与内电场方向一致,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将受到抑制。此时只有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形成了反向电流。由于少数载流子的数量很少,所以反向电流非常微弱。
在反向电压下,PN结的电阻是相对较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PN结在施加正向电压时可以导电并常被称为导通状态;而施加反向电压时不导电并常称为截止状态。这表明PN结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PN结还具有击穿特性和电容效应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