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优缺点-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有哪些
因各整车厂的生产与供应商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其供应链物流配送模式亦有所不同。部分车企选择在厂区附近设立排序中心,针对顺序件,并不强制要求供应商进行排序供货。而是采用批量供货模式,将物料送至该中心。对于那些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进行装配的零部件,则要求供应商在出库前依照整车厂的生产排程进行排序,并按照整车厂的规定进行包装及设计。随后,这些零部件会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直接运送至整车厂的生产线旁。
具体而言,六大物流配送模式如下:
第一,批量件供应商批量送货。这一模式常见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及早期的整车厂和商用车生产商。这些企业倾向于让供应商在其周边设厂,为其提供配套零部件的直供送货服务。对于距离较近的供应商,可直接按照整车厂的送检单进行直供上线。而距离较远的供应商则常采用直接送货或由其雇佣的物流公司负责将货物送至整车厂的区域分发中心库房。
第二,批量件整车厂批量取货(循环取货)。此模式中,整车厂凭借其强大的议价能力和与物流公司的紧作,负责选择物流服务商来承担整个地区的零部件循环取货与合理配送任务。此模式对整车厂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要求较高,但能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与动态调整。
第三,JIS模式的供应商排序并送货到生产线边。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为了满足乘用车柔性生产的需要,J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模式下,供应商需根据整车厂的JIS数据进行准确的交付计划,以实现同步生产和按序交付,从而降低库存。
第四至第六种模式则主要涉及顺序件的物流配送。包括供应商顺序取货到生产边线的JIS模式、通过排序中心进行批量送货和取货的模式等。这些模式各有特点,有的需要供应商进行简单的操作,有的则需要整车厂进行额外的排序包装工作。特别是在市场或技术发生变更时,对于剩余零部件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供应链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对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物流配送体系布局不仅体现了汽车制造业的进步,也为实现工业4.0和按需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各整车厂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物流配送模式,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通过这些物流配送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