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pro6-pro6使用教程
一周前,魅族以魅蓝Note 3的发布掀起了热潮,紧随其后,他们又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机型Pro 6。谈及魅族在2016年的第二款产品,同时也是首款旗舰手机,Pro 6无疑是一款备受关注的产品,其亮点颇多。
在魅族的产品发布会之后,我们有幸获得了Pro 6的真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体验。这款手机的外观如何?3D Press功能是否只是一时的新鲜噱头?以及2499元的起售价是否物超所值?虽然我不能直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但关于前两个问题,我相信读者在阅读下文后会有自己的判断。
外观设计保持一脉相承
对于熟悉魅族产品的用户来说,见到魅族Pro 6的外观可能会产生一种审美上的熟悉感。这主要是因为Pro 6在整体设计上延续了魅族MX系列多年的风格。虽然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些许改进,比如采用了类似乐视1s的对称设计,但这种设计语言已经沿用了数年。
手感方面,相较于5.5英寸的iPhone 6S Plus,5.2寸小屏的Pro 6给予人更加舒适的掌控感。尽管重量达到了160g,但对于喜欢金属质感的用户来说,握持感觉依然舒适。
细节之处见真章
Pro 6的指纹Home键在外形上颇具美感,触感也相当清脆。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在多次按压后,单独按Home键的左方或右方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反馈差异,可能与背后的弹片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体验。
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我拿到的Pro 6样机表现良好。但在亮屏后,我注意到其屏幕左右黑边的大小并不一致。
有同行在讨论时称“魅族是苹果在市场的影子”。在手机的底部布局上,魅族与苹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扬声器、接口到耳机孔,甚至是的两颗螺丝,Pro 6与iPhone 6S Plus的相似度很高。
这究竟是“殊途同归”还是纯属巧合,目前尚不清楚。然而自从魅族引入外部资本并在2015年实现大跨步发展后,其曾经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和小而美的气质似乎正在逐渐流失。
对于闪光灯的具体作用以及摄像头的改进,仍需进一步的评测来验证。但值得一提的是,魅族的工业设计能力在7.25mm的超薄机身(目前魅族最薄的机型)上依然表现出色。
关于Pro 6所使用的来自索尼的IMX 230传感器,对于其摄像表现我持保留意见。一直以来,魅族在摄像头方面并不是一个出色的选择。
3D Press功能略显中规中矩
无论称为3D Press还是3D Touch,它们本质上都是压力触控技术。魅族并非第一个引入这一技术的国产品牌,去年华为Mate S和中兴Axon天机已先一步采用。就目前看来,压力触控更像是一个噱头多于实际用途的功能,尤其是在Android阵营中。
根据魅族的介绍,3D Press主要有两个应用场景:下压图标可快速打开软件常用功能,下压链接可预览页面。这与iPhone 6s上的3D Touch功能相似。在实际测试中,我发现Pro 6下压后的震动反馈与6SP相比更为清脆。虽然清脆感不如6SP的震动反馈来得厚重舒服,但在响应速度上Pro 6却表现出色。
虽然魅族在发布会上宣布支持包括系统原生软件、微博/支付宝等在内的30多款APP的压力触控功能,但实际使用体验并不理想。在我使用的基于Android 6.0的Flyme 5.2.0.0A系统的Pro 6上,只有部分系统自带软件支持该功能。当我尝试对微博APP进行压力触控时,完全没有反应。
据魅族Flyme总设计师杨颜透露的信息,魅族将开放3D Press SDK给开发者,未来将有更多应用支持3D Press功能。然而事实上,即使在体验更好的iOS系统上我也很少使用3D Touch功能。虽然压力触控为传统的点按、滑动操作增添了一个新的立体维度和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新增功能并没有给用户体验带来显著提升在新鲜感过后往往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