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核处理器-旗舰十核处理器是骁龙多少
5月20日,备受期待的“台积电版骁龙8 Gen 1”以及8475——即骁龙8+终于亮相。与此骁龙7 Gen 1也一同发布。高通选择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举办发布会,仿佛在讨好国内用户,似乎寓意着其期望与国内市场更加紧密地连接。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可能不太被大众关注的第一代骁龙7。其代号7450-AB,作为骁龙778G/778G+的继任者,技术规格和性能都得到了提升。
第一代骁龙7采用了三星的4nm工艺,搭载了2.4GHz的A710超大核以及多个其他核心。尽管高通并未详细提及CPU性能提升的具体幅度,但它们宣称GPU性能相比骁龙778G提升了2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710架构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但其频率相对较低,预计在CPU性能方面,骁龙7可能与联发科的天玑8100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代骁龙7在性能上的亮点并非仅限于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它支持4K屏幕和2亿像素的相机,同时还对基带进行了升级,从FastConnect 6700升级到了FastConnect 6900,增加了双频并能,理论峰值达到了3.6Gbps。各大手机厂商的骁龙7机型将在第二季度陆续面世,其中OPPO Reno8 Pro将率先搭载骁龙7。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今天的主角——第一代骁龙8+(也被称为骁龙8+ Gen 1)。这款处理器的核心变化在于采用了台积电的4nm工艺并提升了频率。据称,其CPU多核性能提升了10%,GPU频率也提升了10%。尽管GPU仍然使用Adreno 730,但与之前的骁龙8相比,其频率的提升使得整体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CPU方面,新一代骁龙8+继续采用了Cortex-X2、Cortex-A710和Cortex-A510的组合。值得一提的是,其频率配置有了明显的提升。与三星4nm工艺的骁龙8 Gen 1相比,其频率提升率分别达到了6.7%、10%和12.2%;而与台积电4nm工艺的联发科天玑9000相比,其频率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功耗方面,骁龙8+宣称在同等性能下,整体功耗下降了15%。具体到CPU和GPU,在同等性能下,它们的功耗都能降低30%。这一数据并非峰值功耗的下降,而是在能下的功耗变化。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有望看到其在功耗方面的优异表现。
在性能对比上,骁龙8+在CPU和GPU性能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与天玑9000相比,其单核性能略强于对手,多核性能虽然稍逊于对手,但GPU性能却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与苹果的A15芯片的对比中,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某些测试中也能与其抗衡。
令人欣喜的是,发布会上高通公布了原神游戏在骁龙8+上的功耗表现。其数据显示在25度环境下运行原神游戏时,功耗有了显著的下降。这一数据无疑为骁龙8+的性能表现增添了更多的信心。
不仅如此,各大手机厂商也对骁龙8+寄予了厚望。小米将率先搭载新一代骁龙8+,而iQOO、真我GT2大师探索版以及一加新旗舰(第三季度)也将首批搭载该处理器。而moto虽未明确表示首发但也有相应海报发布。
更有意思的是华硕ROG的工程机也进行了骁龙8+的测试,这在过去是颇为罕见的情况。从公布的测试数据来看,该处理器在均衡模式下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天玑9000的性能模式。虽然具体机身的温度和性能发挥还存在差异化情况需综合考虑但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依据和更多可能的体验想象空间。
当然尽管骁和力的综合性能颇高而性能相较并非仅只重要内存方面芯片级的存储形式规格更是事关重要的部分此次芯片设计中大大小小的设计细节考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大体的X2架构的设计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细致地对比调整大小缓存及频率高低的平衡可以找到更加适应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思考和更宽广的技术探讨空间为后续芯片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做铺垫那么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呢?发哥加油啊!